在自贸区里上大学是什么体验?校长在新生第一课上这样说

在自贸区里上大学是什么体验?校长在新生第一课上这样说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2019-09-01 16:33

上海建桥学院将充分把握和利用临港新片区规划建设的契机,加快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自贸区新片区读大学将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上海建桥学院的5800余名新生在校长朱瑞庭的“新生第一课”上找到了答案。


在位于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上海建桥学院,5800余名来自全国地的2019级新生在同一时间,全神贯注地收看一则新闻专题报道。这则央视关于临港新片区揭牌仪式的专题报道,不仅是这些新生报到后的第一课,更是与他们之后的四年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的重磅信息。



“这个月,建桥教职员工朋友圈里面最热门的刷屏消息就是临港新片区。新片区揭牌对于在座同学的未来、对于建桥的发展,都会是一次历史性机遇。”校长朱瑞庭在新生开学第一课——“走进临港,选择建桥,成就未来”中,激动地向新生描述道,“2019年浦东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迈过了1万亿元的门槛。根据临港新片区的建设规划,经过接下去16年的建设,到2035年,新片区也将实现1万亿元的经济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浦东。”


”这四年来,我们见证了临港日新月异的发展,学校也因此步入了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如今,临港新片区将致力于打造成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这一国家战略带给我们学校的将是更加令人激动的愿景和未来。”朱瑞庭校长说道。



同样看好学校地理位置的,还有来自浙江的新生郭宇同学。择校之初,与同学查看建桥具体方位时,朋友惊讶地叫出声:“这不是上海郊区吗?”郭宇却觉得,虽然学校在上海最东南角,但这块突出的片区却有着世界级大港——洋山深水港,对于自己想要报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


今年,提前来校参加新生锻造营的郭宇得知临港新片区建设的消息后,更是惊喜万分。新型国际贸易的发展,让他这样的年轻人有了利用专业优势崭露头角的机会。未来,随着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上海东站落成,临港也将成为我国沿海大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郊区”。


临港新片区分为873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区、119.5平方公里的先行启动区。建桥恰落在毗邻先行启动区的规划建设区,朱瑞庭校长深信“即便不在先行启动区,但我们很快就会见证临港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学校乃至临港大学城的辐射作用。”



未来,临港新片区将建设成四大开放型产业集聚功能——前沿产业集群,包括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开展包括跨境贸易、医疗服务、文化服务在内的新型国际贸易;跨境金融服务;全球航运枢纽等。所有这些对于周边高校的学子来说意义深远。


朱瑞庭校长表示,学校将充分把握和利用临港新片区规划建设的契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临港,融入临港,实施新片区背景下的“产·教·城”融合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厚重临港底色、鲜明临港烙印的一流民办大学。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