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苏浙皖,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探索一体化育人体系

行走苏浙皖,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探索一体化育人体系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2019-07-21 11:49

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探索一体化育人体系。


这几天,来自长三角高校书院联盟三家书院的24名师生,行走江苏扬州、浙江宁波、安徽淮北三地,共同开展了对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隋唐大运河的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时值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五周年之际,为响应党和国家关于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的相关部署和要求,深植广大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由长三角地区高校书院联盟主办,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苏州科技大学敬文书院等三家书院组建2019年大运河文化传承文明实践团,引领书院青年学子在学习中了解运河文化,在体验中增强使命担当,在实践中传承民族文脉。


本次实践活动的团队培训在“中国运河第一城”——扬州正式启动。实践团成员们聆听了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杰教授、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薛磊部长的专题讲座,全面了解了中国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的发展历程。实践团的成员们还分别参访了扬州市双博馆、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东关古渡等具有扬州运河文化代表性的地点,品味到这座因运河而生的城市的文化之美,深入感知了京杭大运河给扬州这座城市带来的深远影响。在团队培训期间,江苏扬州、浙江宁波、安徽淮北等三支小分队充分结合培训内容,对之后分段进行的运河调研实践、“非遗”体验实践、文化宣讲实践等核心任务进行了多次研讨,制定了各自的活动方案。

7月17号中午,实践团分为三支队伍,分别开启了新的征程。扬州小分队专程拜访了WCCO秘书处,WCCO秘书长邓清向来访师生们介绍了WCCO成立的相关历史背景,就大运河申遗、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等重点工作做了详细的阐述。她对同学们围绕大运河开展相关实践活动表示肯定,希望同学们一方面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运河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在未来要学会用世界眼光、世界语言来更好地讲述中国运河故事。


中华国土有一“人”,一撇为长城,一捺是运河。本次2019年大运河文化传承文明实践团深入三地开展实践活动,共同拾取大运河千年历史的文化馈赠,为青年学子提供参与到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实践机会,共同编织大运河文化传承的新时代使命,让青年学子明确自身肩负的使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当代青年的参与,据了解,在暑期结束返校后,各队成员还会开展校内宣讲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到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的队伍中来,将小我融入大我,将青春汇入运河,为千年运河文脉注入新时代的新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教授认为,长三角地区高校书院联盟自2018年成立以来,依托联盟内部高等院校书院制育人的特色,努力服务于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育人平台,建立了常态长效的“互学互访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三家书院联合组建大运河文化传承文明实践团,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育人的一次创新尝试和有效探索。书院青年学子在江苏、浙江、安徽等三地深入学习了解大运河文化,探索运河沿线非遗文化,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为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注入了青春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