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进博会,上海各行各业的职工们成就了这座城市的光荣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枫,赵竺安,陈琳,郭翼飞,张锐杰 发布时间:2019-11-01 08:40

摘要: 在进博会的舞台上,各行各业的职工发挥着才干,挥洒着汗水。

大行必当顾细谨,他们尽心尽力,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夙兴夜寐逐精益,他们加班加点,披星戴月,分秒必争;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誓言与初心,不怕吃苦,迎难而上,擦亮了上海服务的金字招牌。他们在进博会的幕后默默付出,做好保障工作,让卓越的工匠精神在平凡却又不普通的岗位上绽放,使进博精神熠熠发光,续写中国主场外交新的精彩篇章!


在奋进中攻坚克难,奋勇前进,这是世界的舞台,也是属于他们建功立业的光荣与梦想。


午夜时分,他们最后一个离开场馆



再过3天,第二届进博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此次进博会的一大亮点就是:实现了场馆内外81.39万平方米及周边机场、高铁、地铁的5G全覆盖.5G的全覆盖将在本届进博会期间运用于8K VR直播、智慧公安、智慧会展、智慧地铁及AI机器人等多个5G 应用领域。这张完美答卷的背后,记录着上海电信建设团队职工克服工期紧难度大、不舍昼夜、忘我工作的一个个动人瞬间。


上海电信网络发展部副总经理顾召萍告诉记者,此次上海电信承担国家会展中心场馆规模提升通信配套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工期紧、难度大。“从接到任务到建设完成,一共只有不到4个月的建设周期。其中,国家会展中心1-2号馆单层改双层的改造,真正留给电信施工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建设量却超过工程一半。”


短短一个多月内,要实现数十万平方米的设备安装、布线、设备开通、调试以及网络优化,是每一个电信人从未遭遇的严峻命题。面对这一巨大考验,顾召萍、倪霄、陶彦、陆丰明、张军、韩明等项目组成员将办公室搬到国展中心狭小的地下室机房内,每天连续十几个小时驻扎现场,他们将任务进行细分,完成一项贴一面小红旗,挂图作战、按图督办。


此次施工是在建设好的国展中心场馆进行,布线、安装过程中不能损坏到建筑和内饰装潢,就像在花瓶上“雕刻”,难度可想而知。为此,项目组采取“一馆一方案”,通过精细设计、精心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哪个场馆需要协调,哪个点位需要调整,哪个方案需要改进……放下手机,他们总是及时赶到,国展中心每一个场馆都留下了他们匆匆的足迹。由于国展中心的4个机房分布在4个角上,从C0馆到A0馆单程走一次就是1公里,项目经理倪霄每天至少要去每个机房巡视一次,每天至少步行2万多步。他笑着说:“最近,大家在健步走排行榜都名列前茅呢!”


“无线覆盖区域包括1H-8H馆、WH馆、新闻中心、进博局办公区、公安指挥中心、NH馆等;使用5G设备842台,有线通信建设需在馆内新建光缆2500芯公里……”说起这些数据,每一个项目组成员都如数家珍,而谈到自己的家里人,大家都多少感到有些惭愧。


为了按时完成每天的计划任务,项目组常常工作到深夜十一二点,直到最后被物业赶出场馆。当他们走出国家会展中心时,地铁末班车已经开走,大家只能在空旷的广场上一起拼车回家。


当陶彦到家时,才上初一的孩子早已进入了梦乡。“那段时间,我们一家三口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陶彦的爱人也在电信工作,迎进博这段时间里,夫妻俩都扑在岗位上,常常顾不上给孩子做饭,“小孩有时只能吃点冷饭、面包,上次月考,全都靠他自己复习迎考,我们根本帮不上他。”看着熟睡中的孩子,陶彦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声“对不起”。


手握方向盘,最佳服务放心上



10月25日上午,当记者来到龙华中路上的上海强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进博会专属车队集结点时,600名强生出租车司机正排队参与演练。


来自强生出租三分公司的陈瑜,去年是强生专属车队服务部长级贵宾的专属驾驶员。今年,他也早早被“钦定”。只是他肩上的任务更重了:去年,他负责4人小组;今年,作为6车队的召集人,则要负责27人。陈瑜告诉记者,“强生控股”为了全力服务好进博会,10月22日起,就组织600名专属车队人员开展各种培训,集训一直要到进博会前,内容包括试驾新车、消防演练、接待用语、熟练线路、军训等。


“每一天都处在紧张的训练中,一分钟都不敢怠慢”。陈瑜说。


去年首届进博会期间,陈瑜负责的4人小组负责接待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部长。连续4天,为了体现上海形象,为企业争光,陈瑜和同伴始终把“最佳服务”放在心上。上午7时的任务,他清晨4时起床,穿戴完毕即赶到停车场,把车擦干净后,立刻召集同伴开“出车会”,再次确认任务、要点、时间、地点等。如果是晚上10时以后的接送任务,他就不再回家,在单位租下的招待所过夜。


“必须做到万无一失”,陈瑜说。这个万无一失,既包括准时接送客,也包括不能过早到现场,以免堵车。要卡准外宾出来的时间,每次接送,陈瑜和同伴连一路上的红绿灯的切换时间都考虑进去了。考虑到外宾的需求,陈瑜还在车上准备了瓶装水、充电宝、急救箱。为了保证外宾用车的一尘不染,只要有停车的时间,陈瑜就不停地擦车。车厢地板,只要外宾上下后,为了不留脚印,他马上擦干净。而让他感到最“惊险”的一幕,是外国部长收到朋友赠送的一罐茶叶后,下车时忘了拿。他发现时,部长已经离去。


他赶紧联系联络官,联络官告诉他送到一家宾馆的前台后,他立即送去。由于外国部长又离开了那家宾馆,他又送到另一个地方。事后,他和小组受到了外宾的表扬。


今年,从小组长升格为6车队召集人,陈瑜立即感受到这副担子的分量。集训第一天,他就建立了27人的微信群;关照所有的队员,进博期间,大蒜洋葱之类味重的食品,一概不准入口;擦洗车辆等,年轻驾驶员要照顾年纪大的驾驶员;行车途中,必须保持车队队形……陈瑜总是感到,要关照的事实在太多了,因为他和同伴们代表了具有百年历史的“强生”形象。


集训期间,有个队员生病,陈瑜委托同事前往护理时,突然想到,驾驶员的情绪容易受到家属的影响。他便决定,利用集训期间的工余时间多走访几家队员的家庭,了解他们家属的想法,宣传进博意义和作为专属车队队员的荣誉感,力争使家属成为“驾驶员助理”。


除了专属车队的事务,陈瑜作为强生学雷锋志愿者队员,他还积极关心其他驾驶员。当他听说企业新买的出租车内饰不容易去污时,便买了清洁用品试验,从中选择了一款,自费一千多元购买,送给了驾驶员。“虽然他们不开专属车,但服务进博会,展示新形象,任务也是一样的。”陈瑜说。


这群年轻人“译心译意”做好翻译员



第二届进博会已进入“临门一脚”的冲刺阶段,在东浩兰生上海外服“译心译意”青年突击队的办公室中,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作为首届和本届进博会“6+365”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的翻译服务商,他们为展会提供 “全方位、一站式”,全程“360°无死角”服务。


这是上海外服专门为进博会精挑细选出的一支年轻有为、肯干敢拼的翻译项目团队,平均年龄31岁。事实上,用队员们的话来说,这是一支年轻的“老团队”。团队领导都是参加过APEC、世博会、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翻译服务的“老法师”,而源源不断进入团队的新鲜血液,不仅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深厚的专业背景知识,还要具有“翻译官”的热情和良知。拥有娴熟的翻译能力和全面的管理能力,经历过APEC、世博会、人工智能大会、工博会等众多国际盛会的考验,使得这支团队敢打硬仗,能打胜仗。东浩兰生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上海外服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栋要求团队:“要在成功服务首届进博会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让来自全球的参会人员感受到国际一流的服务体验。”


一般的翻译员,保质前提下,每天能处理6000字的文件。而这支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承担着“巨量”的工作。迄今为止,他们已为进博会官方及各个参展商翻译了包括各种小语种在内的上百万字的文件。进博会《招展书》《参展手册》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少则几万字,多则几十万字,在几周内甚至几天内就要求完成。苦熬通宵,一晚上翻译一万字的中文,第二天一早“热气腾腾”地送去排版,对他们来说并不罕见。


不只是加班加点,为了信达雅,译员们更是不断“死磕”各种翻译细节,连一个空格都会谨慎审核。而对于这种细致至极的工作方式,队员们习以为常。因为,不同的国家、民族、文化、宗教差异甚大,一个单词可能有着迥然不同的说法。“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稍有不慎便可能引起外交事件。最近,他们接到某个非洲阿拉伯国家的翻译需求,在参展官员头衔翻译上,译员就出现了分歧。好在“译心译意”突击队有一支囊括了国内外专家和教授的顾问团队。项目经理及时与专家顾问沟通,确定了两种比较合适的翻译方案,并联系了该国的使领馆,经协调最终敲定了合适的头衔译名。


而这仅是前期工作的一部分。首届进博会6天会期,这支团队为来自60多个国家的政要、工商界人士,以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商、专业采购商提供一站式口译、笔译,每天协调50余场同传、交传、商务陪同服务。这还不包括团队接下的其他翻译商不敢接的小语种及时“救场”的翻译工作。队员们笑称:“6天在现场,基本上,每个队员每天3万步起步。”今年进博会展览期间的工作量肯定更大。


据上海外服“译心译意”突击队领队陈养铃介绍,今年进博会,在参展客户预定翻译服务的基础上,“译心译意”突击队还增配了20名常规语种的翻译和30名小语种翻译随时待命,团队规模将达200人。而在进博会的政治任务面前,队员很默契地选择了以工作为先。有队员推迟了已经订好了婚礼,有的带病坚持上岗,有的孩子和家里老人住院也无法陪伴。


“进博会作为我国‘主场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载入史册,影响深远,我们能为其提供专业的翻译服务,感到既自豪又兴奋。”骨干队员王佳的一席话,道出了全体队员的心声。


日夜兼程,保障餐饮“吃得好、供得上”



10月23日这天,光明领鲜物流的驾驶员陈长春穿上一身特地清洗过的工作服,凌晨五点钟就到岗了,经过一番每日必行的车辆例保、班前会,他早早从康桥站点出发了。说起来,陈长春已经是一位有着20多年驾龄的老司机,但接下来要执行的任务还是让他心里有点忐忑:“这是我第一趟参加为进博会工作人员配送工作餐的任务,3个小时里来回全程要160公里,还包括进出安检、提货、卸货的时间,一点失误都不能有,心里肯定紧张的。”


第二届进博会期间,领鲜物流承担的餐饮配送既包括日间配送的工作人员早、中、晚及夜宵四餐,还包括场馆内各餐饮商家的食材原料。陈长春当天要配送的是工作人员的午餐,按照11点30分要送达的要求,他首先要在早上从康桥出发,到达位于青浦的国家会展中心进行安检,随后在上午8点30分发车,前往远在金山的餐食供应点提货,再返回国家会展中心的指定送餐位置。且整个行驶过程有既定的路线,高速路上车速不能超过80km/h,地面行驶不能超过60km/h。遇到通勤高峰时,堵车不可避免,在难以预测的路况下既要保证速度,还要保障稳定,3个小时的确没有太多余量,而一旦超过3个小时,车辆便不允许驶入,车厢内的餐食也不能再开封。


好在第一趟正式任务比较顺利,陈长春最终用了两个半小时将一车工作餐成功送达。“一直到车子开回去过了安检,心里才感觉有点放松下来。”陈长春说。这一天,领鲜物流为进博会配送了12000份工作餐。


相比于“新手”陈长春的小心翼翼,领鲜物流第二届进博会客服信息组协调人王志寅则要显得从容许多,今年是他二度服务进博,许多环节都已成竹在胸。“去年第一次参与这么大的项目,心里是一点数都没有,真的是‘亚历山大’。各种细节太多了,手机上光与各个商家沟通的微信群就建了150多个,每天从早上一直响到第二天凌晨,而且一定不能设置免打扰。”王志寅告诉记者,第一届进博会期间,领鲜物流每天日间加夜间配送的工作餐和食材原料平均要达到250吨。而面对如此庞大的体量,他们的目标是要做到零失误,全力保障进博会餐饮“吃得好、供得上、吃得安”。今年,从9月下旬开始,王志寅就开启了“进博”模式,而对于接下来的这场“硬仗”,他显得颇有信心:“去年第一次做下来整个人瘦了八斤,虽然辛苦,但结束的时候心里却是依依不舍,因为整个人早已融入其中。对今年的工作,更多的是兴奋,期待。”


保电“管家”:一上午接50多个电话


WechatIMG256-1.jpg

早上7点,晨曦微露,位于进博会场馆周边的国网电力前线保障基地里,谭佳与昨夜值班的同事交接好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落实应急值守值班表、清点基地现场物资、联络日常检修、值守职工的午餐配送、大型活动的协调、晚间应急照明的检查……一项项工作完成的同时,谭佳也同时忙着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等全部工作告一段落,已是晚上7点多。与传统人们想象中的“保电”工作不同,谭佳所在的综合协调小组涉及制定保电总体方案、组织协调、编制应急预案、开展共联共保演练等工作,内容繁杂,堪称进博会保电的“管家”。


这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进博会“保电人”谭佳一天的工作状态,随着第二届进博会召开的日子一步步临近,忙碌的节奏慢慢变成日常。与谭佳同属进博保电综合协调小组的职工还有7、8名。进博会保电工作意义重大,早在今年年初,青浦供电公司就成立了保电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运维检修、调度运行、优质服务、电网建设、信息安全、维稳保密、新闻宣传、后勤安保、物资保障十个工作小组。


国网上海电力进博会资源供应保障基地(后简称保障基地),是谭佳进博会期间临时工作地点,随着进博会日益临近,他在基地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与保障基地相对应的,是分别位于展馆内外的两大前线指挥中心。综合协调小组的定位,与保障基地的地理位置相似:连接两大指挥中心,做好保电工作的沟通、联系工作。“基本上所有的工作都会经由我们联系和协调,职工在工作中如果不清楚具体的业务对接人,找我们就对了。”谭佳回忆,就在进博会召开前一个星期的某一天,由于入场证、检修等工作都“撞”在了一起,那一天上午他一个人就接听了50多个电话。“去年的时候平均每天要用光一个充电宝,所以今年我们的保障小组里每人都配备了一个充电宝。”


今年,在服务保障首届进博会的基础上,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在服务保障上要求更进一步:以十个工作小组为基础,实现“点、线、面、体”的保电体系管理。“虽然有去年的经验,但是今年进博会规格升级,对保电的要求也更加细致。举个例子,我们希望能够做到即使一个灯泡坏了也能解决的地步,即使原因并非电力供应所致。在进博保电期间,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确保进博会的圆满召开。”为此,青浦供电公司此次安排了180人的轮班值守团队,确保各个环节万无一失。

摄 影:朱擎,赵竺安,郭翼飞
责任编辑:李佳敏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