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后最容易发生这种病!应对“隐形杀手”,上海十院发布智能防治“利器”

来源:劳动观察 发布时间:2020-07-07 20:36

摘要: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就像一位“隐形杀手”,起病隐匿、发生快速、致死风险高。


在位列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中,心肌梗死、脑卒中都广为人知,但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就像一位“隐形杀手”,起病隐匿、发生快速、致死风险高。据统计,60%的VTE病例都与住院相关,是构成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潜在重大隐患。


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召开之际,7月7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正式发布“基于AI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一体化系统”。


六成病人与住院有关


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形成斑块,最常见于下肢的深静脉内,被称为深静脉血栓。


血栓的形成一般无症状,偶尔有疼痛和下肢水肿。一旦血栓脱落,它会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导致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如果血栓循环至肺动脉造成堵塞,会引起严重的心肺问题,形成致命性的肺栓塞。


统计数据显示,接受全膝置换、髋关节骨折手术、全髋置换的住院病人是血栓形成的高风险人群据统计,高达60%的VTE病例发生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


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ICU患者、脑卒中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中,VTE患病率分别为27.0% 、21.7% 和4.0%,是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其死亡率较很多恶性肿瘤的死亡率还要高,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每周节省600小时工作时间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李济宇副院长介绍,该院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智能查找高危因素、早期诊治方法,从而有效降低医院内VTE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以骨科为例,这个VTE智能化预测及辅助诊疗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年龄、体重指数、化验指标条目,通过自然语言抓取的病历信息,避免护理人员重复劳动,从而节约时间。


骨科护士长田梅梅介绍,曾经有一位55岁的女病人,因半月板损伤入院,AI系统评估为3分,人工评分为2分。对比发现,AI系统评估中自动识别了该患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患者一再否认患有此病。进一步系统追溯发现,该患者曾经1年前因为这一疾病收治于呼吸科。就这样,有了这个智能系统,规避了人工评估的信息盲点。


和过去人工相比,医院的VTE风险评估比率提升了83%,风险评估时间缩减87%,系统每周平均可为全体医护人员节省600小时工作时间。


有望明显降低医疗风险


VTE的高发生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已构成医生执业中的重大风险。对VTE的防治进行临床管理,可明显减少患者的不良后果,降低医院、医生的医疗风险。


十院VTE防治体系建设不仅仅是引入智能系统,更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系统化模式:依据各学科诊疗规范和指南、疾病特点、服务能力、技术水平等情况,统筹院内资源,形成医院VTE防治的综合实力。


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中,也不乏VTE的身影。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试行)》中,明确提到了深静脉血栓的防治要求。


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专家表示,上海十院的探索与创新,有望影响带动上海市乃至其他省份的VTE防控建设,具有极强的表率作用。


通讯员:金恒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近期上海天雨路滑,遛狗请小心!中...

还在担心脊柱手术创伤大、效果差?...

健康| 甲亢如果不积极治疗,也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