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实践丨应对新型劳动用工趋势的适应策略与布局建议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孙岩 发布时间:2024-04-26 17:00

摘要: 新质生产力既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原动力,也能赋能各个产业领域,还能塑造新型劳动者并牵引劳动用工模式的迭代更新。

新质生产力具有强大的技术辐射效应,既能为科技创新提供原动力,也能赋能各个产业领域,还能塑造新型劳动者并牵引劳动用工模式的迭代更新。生产力的跃迁推动着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科学技术、管理等全要素、各环节发生变革,要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势,在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中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更加成熟的就业市场环境和更加和谐的劳动用工环境。


推动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


促进产业跨界协同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释放新技术促就业潜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正在引领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浪潮。这一进程不仅催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还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质化技术动能。传统产业具有更多的产业母基特征,在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下,能够催生出关联性强和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等新兴产业,孵化出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前瞻性未来产业。科技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模糊了产业的边界,催生新的需求市场,开拓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长的蓝海,创造出大量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源附加值的岗位。进一步挖掘和释放新技术促进就业的潜力,充分利用新产业链和生态系统为就业市场注入的新活力,平衡劳动用工结构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就业变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产业跨界协同发展,加强劳动与知识信息融合,关注经济社会变革与劳动市场重塑,适应新型劳动生产要求。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格局下,推动产业跨界协同发展已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新型劳动模式的崛起,正深刻改变着劳动市场的面貌,劳动与知识和信息的深度融合体现了劳动市场的新特征。这种新型劳动模式不仅扩展了传统生产领域的范围,还延伸了新型劳动的场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正改变着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劳动形态,为适应新的劳动生产要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高度重视技术经济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及其对劳动市场的重塑,关注前沿技术与工作岗位的融合,以适应新型劳动生产的要求。


提升科技创新与赋能水平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


——发挥劳动者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锻造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科技创新是引领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动力,教育和人才是支撑科技创新和促进生产力跃迁的基石。新型劳动者是链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既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科研人才,也包括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工具的应用型人才。为适应当前产业变革的迭代发展,需要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队伍,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融入新内容、注入新活力。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把培育创新型拔尖型产业工人置于重要位置,以产学研融通创新提升产业大军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确保人才资源成为支撑科技创新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以产业发展前景为引领,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注入人才动能,实现产业发展和人才供给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人是新质生产力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人才队伍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资源,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生产力的能级。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人才队伍的素质提升,是伴随内涵提升和结构优化的渐变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但正是人才队伍的量变过程催生了生产力的质变,创新人才的“关键变量”就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迭代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促进更多创新人才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推动者、见证者。


加大新型劳动者培育力度


培养“智识型”劳动者


——强化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与全民数字素养,构建以经济和技术需求为导向的终身教育体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依赖于人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需要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去掌握、发展和应用。只有当科学技术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生产工具,劳动资料才能真正成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这一转化过程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适应科技革命的“智识型”劳动者。强化调整人才培养方式与学科设置,加强产学研协同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以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为重点的终身教育体系,让劳动者能够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积极面对劳动形式变化发展,优化开放包容的人才政策,不拘一格降人才,容纳各类新型劳动者发挥所长、创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新型劳动者队伍的建设。这支队伍的特点在于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高超的技能,更具备高度的创新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迅速适应并引领科技变革的潮流。在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劳动形式正在转向创新劳动、信息化劳动。亟需拓宽人才渠道,打破学历、年龄、资历等阻碍人才施展才华的藩篱,接纳并尊重各种形式的劳动创新,为各类新型劳动者发挥特长、创造价值提供广阔舞台。


积极应对新挑战


构建劳动者权益保障体制


——洞察劳动用工关系的变化趋势,构建适合新型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与职业发展体制,实现新型和谐劳动关系。新业态平台的崛起,特别是网约劳动形式的普及,催生了新型用工合作关系,不仅打破了传统劳动关系的固定框架,更促使劳动关系从单一线性向多元弹性转变。劳动者展现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能够自由选择、同时参与多个平台的劳动活动,形成“多平台同时就业”的新常态。面对新质生产力对劳动用工的影响,要深入研究新型用工关系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基准、社会保险、离职补偿等保障制度,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完善就业市场信息系统,建立劳动力资源精准匹配机制,强化就业市场的稳定性与效率。技术的发展使得劳动用工从“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的模式”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的模式”转变。以信息技术体系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平台组织,依靠广泛采集和传递信息的数字平台重塑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形式,使信息劳动、知识劳动和新纳入的社会劳动对资本的形式隶属日益向实际隶属转变。尽管劳动者的自由流动变得容易,但新型劳动者的收入与工作都更加不稳定,就业与失业之间的边界模糊,大量存在技术性失业且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要加强就业形势统计分析及动态监测体系建设,强化对劳动用工和失业的风险预警,探索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就业市场信息平台,打通劳务协作渠道,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精准及时调配,强化就业市场的供需对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作劳权周刊之观点或建议。)


摄 影:展翔
责任编辑:朱兰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理论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劳动用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