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含智量”爆棚的匠心匠人,激发数字化创新创造的澎湃活力

寻找“含智量”爆棚的匠心匠人,激发数字化创新创造的澎湃活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恒杨 2022-08-29 19:07

2022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活动启动。

在创新中坚守,在坚守中精益求精。今天,2022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活动第一次组委会议举行,向全市城市数字化转型实践中有匠心匠艺、有上海实力的“工匠先锋”发出邀请。


据了解,今年是选树评选活动举行的第七年。过去六年,共评选出120名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的“领军者”和“智慧工匠”。站在城市数字化高层次人才聚合平台上,他们以自己的“独门绝技”加快推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


今年,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形势,围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选树评选活动进一步更新迭代竞赛单元,打造新型竞技舞台,最大限度激发数字化转型优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过关斩将,提升工匠“智慧指数”


与往年一样,“智慧工匠”选树分为评选和竞赛两个通道,将有24名候选人参加最后的决赛现场展演,最终产生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10名,“智慧工匠”提名奖10名。


“领军先锋”评选则更看中参选者深厚的行业背景和独特的领导力,而且要求是在本市经济、生活、治理等数字化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评选活动最终产生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军先锋”10名、提名奖10名。


经过六年发展,选树评选活动与“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工匠”、“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对接通道都已打通,当选的“智慧工匠”和“领军先锋”将择优推荐参评各项市级荣誉。这些优秀的数字化转型人才不仅借此登上更高平台,也将助力提升市级劳模工匠的“智慧”指数。


关注新赛道,看数字化如何拉长供应链“韧带”


围绕市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的要求,今年竞赛单元进行了较大幅度迭代更新,覆盖的领域更加广泛,既有“3+6”产业体系,又增加了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


“城市数字化转型实践方案竞赛”是每年评选活动中最重磅的竞赛之一,面向提供城市数字化转型服务的企业、团队和个人,甄选有标杆示范作用的数字化优秀实践案例。


今年,为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城市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企业自身发展、产业发展、行业发展,选树评选活动在已有的经济、生活、治理赛道之外,特意为优质中小企业开设赛道,着力推动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城市数字化转型,激发市场主体数字化转型活力。


据组委会介绍,今年的方案赛将特别关注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如何助力疫情防控,促进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解决企业经营发展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数字化项目。


聚焦专精特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也是硬核科技企业聚集的主要阵地,近年来,上海在“3+6”产业体系中,积极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双创企业。


今年,评选活动新设AI赋能医药研发与制造竞赛,开辟AI+新药研发制造、AI+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制造两条赛道,评选具有技术突破、产业引领、市场潜力巨大等特性的生物医药企业团队和个人,以此为契机,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生物医药研发制造深度融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信创产业是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IT产业链产业升级的重要实现手段,也是往年评选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今年的信创应用测试竞赛新增了应用案例赛道,广泛征集信创应用优秀案例,选拔重点行业及领域成功进行信创改造,以智慧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式探索信创适配相关技术的优秀人才和解决方案集成商。


吴金城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冲击,加速了产业数字化进程。选树评选活动要以赛促评、以评促转,把活动搭建成为城市数字化领域高层次人才的聚合平台、高能级项目和解决方案的竞技舞台,进一步将引领“城市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同时,也要因势而新、顺势而为,加快进一步创新赛事内容,发掘新赛道、不断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819123100.png

(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副书记、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


周奇希望,通过深入培育、挖掘、发现、选树本行业高素质人才,激励带动经信行业广大职工以赛促创,敢于“打榜”,不断激发创新力,推动更多竞赛成果转化为上海数字化转型新动能。他指出,要通过开展“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活动,集聚党政支持、工会搭台、各方参与优势,为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人才支撑,激励带动更多职工在上海数字化转型上交出更亮眼的“成绩单”。


微信截图_20220829212650.png

(市总工会副主席周奇)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