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就鸡飞狗跳?来上课吧!华东师大面向社会推出家庭教育微专业,治愈焦虑的家长

带娃就鸡飞狗跳?来上课吧!华东师大面向社会推出家庭教育微专业,治愈焦虑的家长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2023-11-27 15:22

据悉,家庭教育微专业将持续招生,滚动开班,满足社会对家庭教育的热切关注和学习需求。

“听说母校开了家庭教育微专业,我第一时间报名了,想系统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和理念。”周婧倩是位新手妈妈,她周末回到华东师范大学“充电”学习育儿。11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家庭教育微专业”首期班正式开启。


据了解,家庭教育微专业面向全社会开班,开设家庭关系视角、习惯养成视角、心理学视角三大模块主干课程和覆盖孩子5个成长阶段的多个选题不同选修课,既有家庭教育工作的前沿理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注重结合实操的能力培养、应用示范和案例分析。课程由博导教授团队亲授,学员通过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专家指导+学员交流+社群互助”的方式进行学习,如期修满100学时,可获微专业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开展家庭教育。


华东师大开放教育学院院长闫寒冰告诉记者,这是华东师范大学首次面向社会推出家庭教育微专业。“在开设微专业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来自学习者的热情和需求,这让我们对做好这件有益于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的创新性工作更具信心。”


“家长从小征求孩子的意见,长大之后他就会有主见、能策划;家长从小让孩子参与劳动,长大后孩子就会有责任感、爱心和意志力。有了爱与意志,孩子就长好了。”《家庭关系与家庭教育》课程主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刘良华教授聚焦家庭关系的视角指出,缺失了正常家庭关系的滋养,没有父母的亲子陪伴,足以让一名孩子处于成长的危险之中。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亲自陪伴孩子。如果不能够亲自陪伴孩子,可以把孩子交给负责任的祖辈。尽量不要把孩子交给保姆。他认为,父母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你弱他就强。亲子沟通应始于和善,经过坚定,再回到和善。


《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课程主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庞维国教授提醒家长,不要只复制其他家长育儿结果而不复制方法,有效的家庭教育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家庭教育科学性一面可以复制,其艺术性一面无法复制,不然就是东施效颦。他表示,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个性化和灵活变通处理。


“3岁看大,7岁看老”,有道理吗?有!《儿童习惯与品格养成》课程主讲专家,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特聘教授贺岭峰指出,孩子到了六七岁时,大脑神经突触的致密程度接近成人,这段时间,主要抚养人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对孩子一生的情绪情感稳定性影响特别大。他指出,现在,很多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儿童习惯与品格的养成。这种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舍本逐末的做法为儿童青少年的后期发展带来巨大隐患,成为青春期厌学、辍学、网瘾、抑郁、焦虑、自伤的潜在根源。


据了解,家庭教育微专业将持续招生,滚动开班,满足社会对家庭教育的热切关注和学习需求。


头图为华东师范大学启动首期家庭教育微专业。校方供图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