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可以去哪儿?越来越开放的高校是个好地方。日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邀请长宁各街道的40组家庭走进校园,开展了一场“艺器童行”过龘年文博美育科普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龙纹的形象、寓意及演变发展。
讲座环节,博物馆馆长丁烨从“龙与中国”切入,以生动有趣的语言,通过图文并茂结合实物展示的方式,讲述了中国瓷器发展历史中龙纹的演变,以及受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下发展而来的欧洲瓷器历史。
在现场导览环节,校博物馆志愿讲解员尹瑜同学引导孩子们参观展厅,亲身感受博物馆内的展品,并为孩子们细致解读每件展品的来龙去脉和历史背景,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的内涵和价值。
活动中,校方还以文博美育科普讲座以及现场导览的内容为基础,结合“艺器童行”过龘年的主题,为参与活动的孩子们设置了艺术手作课程体验环节。孩子们在瓷胚上进行龙纹图案创作,鼓励他们跳脱出传统的纸张绘画,大胆尝试不同类型的绘画材料,发挥创造性思维。根据看到的、学到的知识,在素色瓷胚上,探索彩绘奥妙。
除瓷上绘画外,活动中还设置了瓷土塑造体验,让孩子们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塑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提升艺术创意能力和审美能力。
据悉,此次“艺器童行”过龘年活动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与社区联动,共同组织的一场以中小学生需求和体验为核心的文博美育科普活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积极响应长宁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发挥校博物馆资源优势,设立儿童友好实践点。未来,学校博物馆系列主题活动将持续努力向外拓展,成为打开学校“围墙”的一扇窗口,以独具特色的藏品、展览和品牌教育活动,引领校外观众走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走进学校博物馆。
头图为孩子们在进行艺术手作课程体验。校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