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艺术誉为中国古文字的“活化石”。而如今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内,将有一个基地专门供同学们学习篆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2月12日,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暨“大夏印社”成立揭牌仪式在华东师大博物馆举行。华东师大书法篆刻研究生美育教学成果文献展也在馆内展出。
据了解,篆刻在华东师大有着优良的传统,民国时期就曾出现过篆刻大家马公愚先生。2014年华东师大与上海市文联紧密合作,成立了中国书法研究中心,实施书法篆刻人才培养战略,至今已培养112位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他们中不少同学已在全国、省市各大展赛中崭露头角,取得优异成绩。华东师大书法篆刻专业群体日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业界被称为“书法军团”。
基地成立后,该基地将面向本科生开设篆刻选修课程、编撰教材,推进篆刻文化的普及工作;在两校区开设工作坊,专业师生将传递篆刻技巧、陈列篆刻实物、介绍篆刻审美,并提供相关的篆刻材料、工具、书籍,以及有关篆刻技法的影像资料,以供全校篆刻爱好者参观、体验;建立两个学生专业社团,即主要由篆刻专业研究生组成的“大夏印社”和普惠型的、全校学生都能受益的“光华印社”,基地将每年为学生社团举办展览、开展主题活动、出版印谱。
此外,基地将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拓展辐射空间,借助华东师大篆刻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力和上海篆刻人才高地的优势,联动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继续牵手上海市中小学,力推篆刻进校园活动,通过送艺到校,做好篆刻普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