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科如何协作共建?30余所高校专家学者在沪研讨

心理学科如何协作共建?30余所高校专家学者在沪研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2020-12-14 15:23

第二届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心理学科协作共建研讨会暨青年学者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心理学科应当如何响应重大现实需求,有效应对心理健康问题、构建积极社会心态?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的各个心理学教学科研单位应当如何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日前,第二届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心理学科协作共建研讨会暨青年学者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此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主办。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与复旦大学、苏州大学、温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26家单位的学科负责人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开启了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心理学科合作共建的2.0时代。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志斌表示,期望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各单位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心理学科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李红教授指出,我国心理学发展一直存在地区不平衡的情况,中国心理学会将大力支持华东师范大学牵头组织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心理学科协作共建,促进学科发展。


《健康中国行动(2019 -2030年)》指出,我国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人数逐年增多,并提出焦虑、抑郁、失眠上升趋势减缓的行动目标。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中科院心理所韩布新教授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困局,指出了心理健康工作的刚需性因素,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宏观问题和微观问题,以及一系列应对措施。


社会对心理学与心理健康工作人才的重大需求,亟需完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名誉院长周晓林提出了心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的一系列理念与措施。报告详细介绍了心理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包括心理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


同期举行的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包括了知觉与认知加工、情绪与社会认知、儿童发展与异常、群体文化与心理、社会心理与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等6场专题报告。来自长江经济带与华东地区32个单位的青年学者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这些最新科研成果是心理学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回应重大社会需求的基石,是心理学科人才培养与应用实践的重要前提。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