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课程设计、科学教育新模式、教育评价改革新探索、“五育融合”育人新模式、未来学校变革实践新样态……当下基础教育卓越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都出现在3月1日在华东师大举办的首届“中国基础教育卓越原创案例”颁奖典礼暨卓越育人论坛活动中。
2022年8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发起并主办了“中国基础教育卓越原创案例展评”活动。活动累计收到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的305个案例,历经初审、复审、案例辅导、网络投票、会审答辩、专家小组评议、组委会讨论等环节,最终26个案例获奖。其中,《信息化赋能学校全面育人》等8个案例入选“卓越案例”奖,《经济环保低碳的厨余垃圾堆肥》等18个案例获“特色案例”奖。这些案例涵盖基础教育跨学科课程设计的创新实践、科学教育的新模式、教育评价改革、“五育融合”育人的新模式与未来学校变革实践新样态等五个主题。
新学期伊始,华东师范大学举办这场全国范围的颁奖,并作为“开学第一课”,意在宣告华东师大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卓越育人”的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表示,向各地输送华东师范大学“卓越育人”理念与经验,是华东师范大学主动承担社会使命,积极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逐步为我们国家基础教育走向卓越找准方位、破解难题、提供样板、凝聚合力。
93岁高龄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为本次活动写来一封长信,她欣喜地指出,获奖案例的设计者、实践者主动作为的奋斗精神令人感动。他们以卓有成效的教学变革活动,证明了“创新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底气和积累的支撑”。
为进一步促进案例研磨提升与成果共享,在颁奖典礼后,卓越育人论坛同期举行。聚焦AI时代预见未来学校美育创新,信息化赋能学校全面育人的新体系和新样态,破解“五唯”难题、创新“五育融合”模式,技术赋能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大学、社区、学校三者跨界共育的课程变革新范式,“双减”“双新”背景下以项目活动为支架的科学教学新样态……8个“卓越案例”获奖者先后对案例进行充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