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上海交大医学院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

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上海交大医学院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堂”

来源:劳动观察

2023-05-05 12:00

努力回答“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5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思践悟二十大 行走课堂启新程”大思政课正式启动。这是交大医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指示精神的创新举措,也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并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有灵魂有温度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的目标,在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的能级。


随着思政精品课程的全面启动,未来授课者不仅是学院领导,还包括辅导员等一线教师,将完善“浸润式”思政教育模式。同时,结合大中小一体化德育建设,面向社区、医院、中小学全面开放,基于交医一衣带水的红色基因,持续打造区校融合的红色医学人文教育基地,深度融合区域红色资源,进一步打造可阅读、可讲述、可漫步的“交大医学”红色文化名片。


今年2月起,交大医学院党委宣传部牵头,与黄浦区党委宣传和中共一大纪念馆多次研讨的基础上,推出一台“浸润式”思政精品课程——行走的思政精品课程。4月28日,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与30余名师生党员们共同开启第一课。


行走的课堂内容主要包含交医人的白袍红心、走进百年伟大复兴之路上、中共一大纪念馆初心课堂等板块,从交大医学院“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勉励寄语石刻出发,沿路介绍邹韬奋纪念馆、周公馆、马恩雕像广场、渔阳里、又新印刷所、上海医药大厦等红色地标,最终抵达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让学生们用脚步丈量、印证、感受交大医学院作为距离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最近的高校,不仅仅是空间距离上的“近”,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一代代医学青年的责任担当,紧密相连、同频共振。同时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交医精神,引导医学生畅谈从医理想信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让青年学生听之解渴、学有所得,真正爱上“真理的味道”。


多年来,交大医学院始终在打造以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医学院周边三公里内红色地标等为“内中外环”的思政课堂,影响了几代交医人的成长,成为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交大医学院是黄浦区红色资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东一、东四、东八舍均为“上海市黄浦区文物保护建筑”,老红楼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校园作为“上海国际救济会第一难民救助所”、“淞沪会战”中的第三救护医院、“一·二八”战役第二十八伤兵医院旧址被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收录在《红色文化地图》中。


当日,黄浦区委、中共一大纪念馆、交大医学院开展精品思政课区域共建三方签约,正式开启“大思政课”深度合作。三方将以此为契机,发挥黄浦区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思政课程最佳实践基地、交大医学院凝重深喉的医学底蕴,建构“大课程”,建设“大体系”,搭建“大内容”,使用“大方法”,培养“大队伍”,构建育人“大格局”。当日,交大医学院院史馆揭牌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头图为精品思政课区域共建签约现场。上海交大医学院供图



通讯员:雷禹,童宽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