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辛文学回忆录》新书分享会日前在上海书展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作家林影作为嘉宾受邀出席,吸引了大量中老年读者粉丝驻足围观,现场氛围火爆。
本次分享会的主题是“写好一代人的故事,就是给历史一个脚注”。该书收录了叶辛关于文学创作的反思以及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主要分为文学记忆、文学思考、文学创作谈三大部分。
叶辛回忆了曾经的贵州知青生活,自己为了写小说而放弃了当技术工人的机会,这在当时是一件十分冒险的事。他说:“工人阶级很伟大,我也想当工人,但我更喜欢写小说,现在来看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
分享会后是互动环节,现场听众非常踊跃,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也纷纷举起了手。大家主要围绕叶辛最著名的两篇小说《孽债》和《蹉跎岁月》展开了提问。
《孽债》是影响了一代人的著名长篇小说,书中那些孩子不被父母认可的悲惨遭遇让无数读者流下眼泪。对于这部小说的真实性,叶辛说:“知青中的确有这样的故事,我在此基础上构思了《孽债》这样的小说。”
叶辛从小喜欢阅读和写作,当年去贵州插队,他比其他知青多带了两大箱书,从上海到贵州乡下,巨大的文化反差和物质匮乏,让叶辛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而他选择了用文学创作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白天做农活,晚上在煤油灯下坚持写作,这段插队经历成为他一生的宝贵财富。
为了满足所有的提问需求,活动现场之后的计划时间也不得不一再推迟。在互动环节的最后,一位老者感慨地问道:“叶老师,我也是知青,请问知青生活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叶辛回答说:“知青生活使得我认识了中国的农村,从而更好地认识了中国的都市,它让我拥有了两副眼光,一个是城市人看农村的视角,一个是农村人看城市的视角。”
《叶辛文学回忆录》就像是一部录影机,镜头之处是一个个时代的记录,更有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