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 2014 年起,全国出版界人士每年都会汇聚上海书展,围绕与实体书店发展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进行交流探讨。今天上午,由上海新华传媒主办的2019上海书展实体书店创新年会在上海友谊会堂举行,2019上半年实体书店数据报告同时发布。报告显示上半年,实体书店的两大传统优势领域出现负增长,给未来的实体市场带来丝丝凉意。
平均定价增长为31.70元
会上,中金易云大数据平台发布了2019上半年实体书店数据报告,该报告由来自全国5千家实体书店以及2500家网上书店的真实数据得出。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实体书店销售码洋微增,为51.52亿元,其中,馆配团购占比大于零售。上市新书品种下降明显,共57147种,同比下降14.57%,平均定价则上升了8个百分点,为31.70元。
纵观数据,比起第一季度的所有指标下跌,半年数据企稳回升,但在销售册数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定价的增长对销售码洋的增长至关重要。
传统领域出现负增长
“一季度实体书店市场走弱,但到了上半年结束前,教辅类书籍的崛起,起到了决定性的护盘作用。此外,实体书店传统优势领域文学类和少儿读物类都出现负增长。虽然跌幅不大,但还是给未来的实体市场带来了丝丝凉意。”中金易云科技公司副总裁朱英表示。
据报告,今年半年的新书品种减少,但新书14个类别销售码洋和12个类别销售册数占比的逆势上升,仍然证明了新书的活力增强。文学类和少儿类出现明显阵痛期,上市新书品种跌幅居前,各项指标也都下降,此两类市场主流品种直接影响了新书动销率总数据——亮点新书太少,成为今年上半年的最大遗憾。
小微书店强势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各级别实体书店的零售情况显示:对于大型书店来说,核心地位仍然保持稳固,但中小微书店的崛起也显而易见。“大型门店占据了整个零售市场的一半,但不能忽视的是另一半,就是中小微店,其实动销册数和动销码洋也占了一半,其中,小微书店就蚕食了三分之一的份额。”
而从各级门店对整体零售市场码洋增长贡献度来看,大型书城和书店基本没有贡献度,仅占了 1%,而中小微是各占了30%以上,可以说,今年上半年图书零售市场的码洋增长,来自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店”。
“实体零售业门店的辐射区范围在进一步缩小,读者不会为了一本书离开自己的舒适圈,门店则需要主动进入读者的舒适圈,流量可以从线上流到线下。” 朱英总结道,“今年上半年实体书店市场的 5 个关健词为:总量翻红、定价提升、文教护盘、新品量降质升,以及小微书店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