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时代之下,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作家?我们与时代的链接,究竟从何处建立?作为中国引领行业的正版数字阅读平台和文学IP培育平台,阅文集团亮相2019上海书展,并于日前举办了主题为“壮丽七十年 迈向新征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2019网络文学会客厅活动。
快递小哥和科研人员都能成为创作者
据阅文集团联席CEO吴文辉介绍,2015年至今,阅文集团主办的现实主义征文大赛已历经三届。第四届征文大赛启动以来,现已征集作品5000多部,吸引近6000多位网络作家参赛报名,参赛人数与作品还在持续增长。在他看来,现实主义文学征文大赛不仅带动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发展,也让网络文学更加深入社会身边人与事,让网络文学更接地气。
经过四年的积淀,大赛呈现出作者行业多样化、作品题材多元化的现象。“参赛的作家已覆盖到全国地级市,以兼职作家为主,涉及各行业各领域。今年,除了有外卖员、快递员、快车司机等新兴行业创作者之外,还有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农业科研等从事特殊职业的作家。”职业背景多样化的创作群体,使得作品的关注视角、题材类型深深扎根于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取材于各行业的科普性作品频出,更多的幕后英雄走到了台前。
此外,为了进一步帮助优秀作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阅文集团为大赛中获奖作品提供了完备的开发服务。“大赛中许多弘扬正能量、书写新时代精神的优秀获奖作品也得到了线下实体出版与IP衍生孵化双线发展的机会。”在此次网络文学会客厅上,阅文集团就举办了第三届现实主义征文大赛作品《上海繁华》、《中国铁路人》纸质书出版的首发仪式,以及《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的影视签约仪式,进一步扩大优秀作品的影响力和价值。
网络文学也能扣紧时代旋律,讲好中国故事
今年的网络文学会客厅还邀请到作家苏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上海森宇文化传媒CEO唐柯等人,为观众带来了现实题材系列演讲——“现实主义题材网文作品记录中国新时代”。
对于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苏童分享道,记录时代、书写时代,是网络文学作家和传统作家的共识。“我一直觉得我们与时代的连接,其实就是你家的这一扇窗户而已。我们与这个伟大时代的联系,其实是从小处着手建立的。所以,不要觉得自己的生活格局小。”同时,苏童也表示,“在今天这样的文学时代里,有很多需要重建的联系,文字作为我们最常用的语言,就背负着重建信任关系的使命。”
唐柯则表示,此前,古装、玄幻、悬疑剧等电视剧作为商业产品,以收视率为导向,其目标多以产生经济效益为主,而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则大多注重传递时代精神,引发观众思考。但在他看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两个维度并不矛盾,但若要使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在口碑和收视率上均有上佳表现,开发难度相对更高。
他以《战争与和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为例,主张真实和戏剧性的辩证统一:“时代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我们不单写时代精神,更着眼于大时代下小人物如何对抗命运,彰显其勇气。好的戏剧应当出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不脱离现实才能获得观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