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在“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非常显著,大家同样关注上海的“十四五”。那么,上海准备在哪些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准备怎么样起好步、打好基础?对此,龚正表示,“十四五”时期,上海要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创造新奇迹。
龚正说,“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最显著的标志是到去年底“十三五”收官之年,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这四个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框架,上海城市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跃上了新的台阶。经济实力持续保持全球城市的前列,去年GDP在疫情严重冲击之下,仍然实现了1.7%的正增长,达到3.87万亿元人民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到73.1%。
去年上半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国际上海排名全世界第四位,超过新加坡,去年下半年,第28期排名上海又超过了日本东京,排在了美国纽约、英国伦敦之后,成为全球第三位。去年全市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额达到2200多万亿元人民币,毫无疑问是世界最多的。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的排名去年也提升到全球第三位。去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1年蝉联世界第一,达到了4350万标箱。去年在疫情冲击情况下仍然逆势上扬,比2019年还多增了20万标箱,成绩显著。
口岸贸易总额持续保持全球首位。货物进出口总额去年增3%,达到近3.5万亿元人民币。科创中心建设也有很多标志性动作。如建成一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上海方案加快实施。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提高4.1%左右。
龚正说,“十四五”时期,上海要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创造新奇迹,主要是把握“三个新”、做到“三个高”。“三个新”,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三个高”,即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
为此,上海将深化“五个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开放枢纽门户等“四大功能”;打好“五张王牌”,即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和进博会这一大平台;深入践行“两城”重要理念,即“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努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上海的更大作用。
龚正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年,上海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我们要向强化科技创新要动力,向扩大国内需求要潜力,向做优五型经济要实力,深化改革开放要活力,确保改革开放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