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虽然上海等地区基本都安装了避雷设施,但也不意味着可以在雷电频闪的时候随意在外活动。有时候,或许一个不留神的小动作,就会让自己在打雷时遭遇生命危险。为此,记者梳理了相关防范知识,希望能让大家对雷电有更为清楚的了解,同时,也做好自身的防范工作。
据相关媒体报道,印度当地时间7月11日至12日期间,24小时里有72人死于雷击,其中,11名游客在瞭望塔自拍时被击中身亡。这一新闻在很多人看来匪夷所思,心中顿生疑惑,雷击为何会如此猛烈?难道雨天在室外被雷击中的概率如此之高吗?
针对印度“集中”遭遇雷击的情况,业内人士直言,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时常出现,具有冲击电流大、时间短、雷电流变化梯度大的特点,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每年出现的雷击灾害也不在少数。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诸如印度这样集中遭遇雷击的情况确实是小概率的少数事件,“主要与建筑上方没有安装避雷针,以及民众对于防雷意识偏低等原因造成的”。
就在7月10日,上海地区也发布了雷电黄色预警,当晚室外一度出现了电闪雷鸣的壮观景象,不少网友拍摄到的视频甚至配上了“科幻大片”的解说。可见,雷电突袭,确实在夏季处于多发状态。
那么,我们该如何防范呢?为此,记者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士后梳理了一份防范手册。
室外防雷需注意:
*避雨不要在山顶或者其他高位停留,也不要在大树下和电线杆附近避雨,而是应该去一些低洼处或者干燥的房屋或者屋檐下躲避。
*在雷雨天气不要到江河湖畔玩耍,水是导电体,雨天在江河边游玩很可能会发生触电意外。
*在雷雨天气最好不要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奔跑,因为我们的身体在剧烈运动是产生的静电会变大,在雨天做运动也就更容易吸引雷电,越容易伤人。
*雷电时,如果躲避条件不允许,应该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室内防雷需注意:
*在遇到雷雨天气的时候,不要拨打或者接听电话,因为电话所发出的电磁波是极其容易引来雷电,造成电人事件的。
*在打雷闪电的时候最好把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都断电,因为在雷雨天气是极容易损害可以接受外界信息的电子设备的,也为了避免这些设备导电伤人。
*水是可以导电的,雷雨天气最好不要冲凉洗澡,避免意外发生。
*尽量不要靠近金属设备,而且不要接触水管、金属门窗等可以导电的金属装置,这些都是非常容易导电的。
如何自我预估雷电是否来临?
当天空中的浓密乌云(积雨云)开始堆积变大变黑、发展很快时,就有可能发生雷电;
如果看见闪电后和听见雷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秒钟,表示雷闪发生在离自己约1.5千米左右的位置;如果是1秒钟,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就会听见雷声,说明雷闪位置就在附近300米左右。当遇到雷雨天气时,可以记住每次听到雷声与看见闪电的时间间隔是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以此来断雷雨是逐渐远离而去,还是越来越近,从而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天空电闪雷鸣,你正在驾驶车辆应该怎么办?
汽车其实是不怕雷击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在车内的乘客不受伤害。汽车的金属车身相当于“法拉第笼”,当闪电击中汽车之时,车身的“法拉第笼”结构,可以起到“静电屏蔽”及“等电位”的作用,从而可以保护车内乘客不受雷击损害。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汽车不怕雷击,但雷雨天开车我们还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雷雨天不要开快车,尤其雷电临近时要减慢速度甚至靠边停车;
(2)切记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
(3)视线不好应开启雾灯示宽灯;
(4)不要拨打手机,关闭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