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监测哨|免洗消毒液用完后及时更新吗?防控手污染,有商超设立洗手“专管员”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嘉露 发布时间:2021-08-16 08:28

摘要: 公共场所有免洗洗手液吗?

“我这礼拜去了两次超市,摁他们放在门口的免洗洗手液都摁不出来,还得找厕所去洗手。”近日,市民陈女士向劳动报反映她家附近超市存在的防疫漏洞。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原本在医院使用较多的免洗洗手液出现在各类公共场所,一些商超服务企业主动向市民提供消毒洗手液。然而,个别场所替换更新不及时,却让它成为了一种摆设。


超市:免洗洗手液见底两天不更换


家住长宁区的陈女士向记者反映,本周一、周二,她连续两天去了家附近的某连锁超市,想使用放在门口登记台上的免洗洗手液,发现一直是空的。


“周一上午去买菜,正好拿了零钱觉得手脏,离开的时候就想拿门口桌子上的免洗洗手液消毒一下,结果摁了好几下没东西,拿起来一看洗手液已经见底。”陈女士说,“那我想就算了,可能刚用完,工作人员还来不及换。结果过了一天再去,我特意注意了一下,那个空瓶子还在桌子上,这不就成了摆设了吗?”


记者在街头暗访时,进入一家快餐连锁店,想要找免洗洗手液消毒,发现放在门口桌子上的洗手液也已见了底。


不过,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大部分公共场所的免洗洗手液还是配备比较充足的。位于光新路上的华润万家超市入口处摆放了一张桌子,不仅放有明显的“温馨提示”要求出示健康码与行程码,还提醒顾客带好口罩并配合测温,另一边则放了两大瓶免洗洗手液,还有一包医用口罩,供未带口罩的顾客使用。



记者看到,超市门口不仅有三名工作人员检查出入顾客的健康码,里面还有一名专人看管洗手液与口罩,防疫措施非常到位。


在此也提醒市民,涂抹免洗消毒液后,不宜马上用纸擦去手上未干的洗手液,以免影响使用效果。此外,免洗洗手液可以杀菌,但在有油污或手特别脏的情况下杀菌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保持手部清洁也很重要。


菜场:没有洗手液,商户大多不戴口罩


记者走访发现,个别菜市场防疫措施存在明显漏洞。



记者来到泰山菜市场门前,见入口处张贴着戴口罩出示二维码的告示,一名身着黑色保安服的工作人员坐在门口,一旁的桌子上放着登记表,扩音器则循环播放着防疫提示。


然而记者发现,现场不仅无需登记信息、未配置消毒液洗手液,就连未戴口罩也能顺利进入菜场。记者没有测温、没有登记也没有出示健康码便顺利进入菜场。



15分钟内,先后有多名市民和工作人员进入市场,同样无人主动扫码,也无人测温,而且部分进入市场的人还没有佩戴口罩。更有少数顾客进入市场后,先将口罩拉到下巴处,与他人交谈时也没有保持安全距离。


一位顾客解释说:“外面太热了,进来喘口气儿。”



记者看到,不管是正在买菜的市民还是商贩,很多人都没有按规定佩戴口罩,并且整个市场内没有看到一瓶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液。大部分商贩都会把口罩拉到下巴上叫卖交流,只有少数商贩正确佩戴了口罩。


“这肉怎么卖?”看到有顾客上门,一位肉贩立刻起身招呼,下巴上的口罩也未戴好,他表示“戴着口罩和顾客讲话听不清”。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商业服务行业不仅要严格落实戴口罩、验码测温、通风消毒、高峰限流等防疫措施,也应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主动向消费者提供方便可及的消毒洗手条件。譬如在超市、菜场等场所,消费者的手可能会接触多种食品或冷冻品,容易被污染,这时候,一瓶免洗消毒液不仅能给防疫加一道“保险”,也体现了对消费者的人文关怀。有商超还因此设立洗手液“专管员”,这个做法值得点赞推广。


当然,好事要办好,贵在坚持,不仅需要商家自觉担当、有所付出,更重要的是多把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放心上,始终绷紧防疫这根弦。


摄 影:王嘉露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