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体验|绿植密布的室外没被咬到,蚊子去了哪儿?专业“灭蚊人”全副武装背30斤药水午后“出击”

高温体验|绿植密布的室外没被咬到,蚊子去了哪儿?专业“灭蚊人”全副武装背30斤药水午后“出击”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吴泽顺 2024-07-09 18:25

记者跟随专业“灭蚊人”,走访青浦区朱家角、普陀区中远两湾城,体验夏日高温灭蚊。

梅雨季过后,伴随着滚滚热浪而来的,是大量的蚊子。眼下正是蚊子频繁活动的高峰期,不过在上海的一些地方,不少市民惊奇地发现,即使站在植物茂密的室外,“好像也没被蚊子咬到”。那么,这些蚊子都去了哪儿?近日,笔者跟随上海专业“灭蚊人”,顶着酷暑背上30斤重的喷雾机,实地体验“人蚊大战”。


成功灭蚊的关键:精准打击


“坐上手摇船、穿过石拱桥,上岸后沿着河边走走停停,虽然天气很热,但没有受到蚊虫叮扰,体验很不错!”从新加坡来沪游玩的小易,近日特地前往青浦区朱家角古镇景区“打卡”,一番体验后,不禁为这片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环境卫生“点赞”。


在朱家角北首西井街,有一处庄园式园林建筑“课植园”游人如织,绿植密集的园林、碧波粼粼的荷花池……按常理来说,植物和水源是孳生蚊子的“重灾区”。笔者实地探访后发现,由于专业的病媒防制人员每天都会来打药水,所以游客对这里的蚊子感受不深。


在现场,笔者在防制队老师傅的指导下,戴上了手套、口罩、护目镜,全副武装后背上30斤重的喷雾机,开始跟着师傅穿梭于茂密的园林树丛中,喷洒药水。


刚刚背上喷雾机时,笔者感觉机器里的药水特别沉重,身体不自觉地朝前倾斜,调整了好一会才适应这沉甸甸的重量。“灭蚊人”之一的徐师傅说,他们每天都要像这样穿戴齐全,背上这“老伙计”到花草树木中蹲点,一背就是几个小时。


在师傅的指导下,笔者举起手中细长的喷嘴,对着作业区内的蚊虫及树叶进行喷洒。看上去喷药水这个动作好像不难,但如何又快又准地精准打击到蚊虫所在之处?起初,笔者不得要领,对着树叶上方虚虚一扫,药水看似落进了树丛深处,但实际效果不大。“夏天蚊虫喜欢藏在树叶背面,所以喷嘴要伸进树丛中,对准树叶反面喷,这样才能消杀到蚊虫集中的区域,减少第一代蚊蝇的繁殖。”徐师傅一边传授笔者灭蚊的技巧,一边手中作业不停,熟练地将喷嘴伸进成片的树叶底下进行“精准打击”。

徐师傅正在对着树丛进行消杀。吴泽顺 摄影


在徐师傅和其他防制队员的指导下,笔者逐渐上道,所过之处时有蚊虫逃窜,在药水的定点喷洒下不一会儿便无影无踪。正是一天中最热的下午时分,室外气温不止38℃。不一会儿,笔者不仅腰酸背痛,而且体感异常闷热。等终于喷洒完一块树丛作业区时,笔者的衣服里汗水直淌,手套也是湿的。


徐师傅说,“灭蚊人”这份工作他已做了近两年,工作日每天都要对负责区域的园林树丛进行一轮药水消杀,同事们还会在古井、空花坛等易积水处打捞,检测水质里是否有孑孓存活。在整个消杀过程中,笔者裸露在外的皮肤并未受到蚊虫叮咬,这也归功于此。

打捞古井检测水质里是否有孑孓存活。吴泽顺 摄影


“我们消杀有固定的时间,从下午15点30分开始,到晚上18点左右。下午那会肯定会累会热的,每年夏天都要克服高温的考验。”徐师傅表示,为了让游客体验好一些,再热的天他们也要坚守岗位。


防范蚊子,清除积水掌握“五字经”


“喷洒药物时会产生异味,低楼层住户在喷洒药物期间请关好门窗。消杀期间及消杀后一段时间内,请照顾好儿童、宠物,不要进入绿地玩耍,避免随意触摸绿化,一旦触摸绿植请及时洗手。”工作日上午9点许,当笔者走进位于普陀区的中远两湾城住宅小区,只见每一栋居民楼前和告示栏内,均张贴着这份《7月绿化消杀通知》。在小区东二门的垃圾厢房区域,身着蓝黄色工作服的操作人员已投入作业,对墙面、垃圾厢房进行滞留喷洒作业。绵密的药雾让蚊虫无处遁形。

操作人员正对垃圾厢房进行滞留喷洒作业。吴泽顺 摄影


中远两湾城万科物业项目总监张伟强告诉笔者,这里原则上每20天开展一轮蚊虫消杀。在消杀的同时,专业防制队会加强社区公共环境蚊虫孳生地巡查处置,对雨水井、地下室集水井等易积水点投放药剂控制蚊幼孳生。


“自从物业、居委会以及我们居民志愿者开展一系列防蚊灭蚊工作,明显感觉身边的蚊子变少了。我在家不装纱窗,不点蚊香,也没有蚊子咬我,晚上楼下散步的居民也变多了,因为不怕蚊子咬了。”中远两湾城的居民张先生告诉笔者。


防制队专家介绍,在蚊虫密度高峰的季节,每天上午8点-10点和下午3点-6点是白纹伊蚊的活动高峰时间。蚊虫喜好栖息潮湿、避风环境。因此居民如果要在家灭蚊,建议在墙面、门框、窗框等表面均匀喷洒杀虫剂,形成一层持久的药膜,可以持效控制蚊虫密度。


值得提醒的是,蚊虫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各种类型的积水都有可能成为蚊虫的卵、幼虫、蛹的孳生场所。尤其白纹伊蚊是目前防制最困难的一个蚊种,其卵粒非常有繁殖力,在离开水很长时间甚至长达半年后都能进行孵化。所以,防蚊灭蚊关键还是清除积水,从源头上减少蚊虫孳生场所。


上海市爱卫办建议,清除积水的有效方法是“五字经”:


翻,将缸、罐、盆、坛、瓶等小容器积水倒掉,放置时底部朝上,保持干燥;

填,用泥土、黄沙填平各种坑、洼、沟等容易积水的坑洞;

清,清除环境中各种小容器(如树叶、饮料瓶盖)、垃圾袋等;

疏,疏通明沟、下水道、沟渠、河流等;

药,对无法清除的积水(如雨水井、集水井),求助专业人员,通过投放长效灭蚊幼剂控制。


头图为笔者跟随朱家角古镇的“灭蚊人”一同喷洒药水进行消杀。吉双琦 摄影

摄 影:吴泽顺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