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代订,差点给我送泰国局子里!”最近有网友发帖,控诉被二手交易平台上的“酒店代订”商家坑了。记者了解到,如今,在二手交易平台和部分社交平台,“酒店代订”十分火爆,但是消费者真的能捡漏,享受到远低于市场价的优惠吗?业内人士提醒:这些多为盗刷房,可能留下永久记录。
该网友发帖称,他订了所谓的折扣房是无良商家盗刷他人信用卡非法预订的,这直接导致了信用卡卡主发现后报警,自己还被带到了当地警察局,险些要“蹲局子”。在这条帖子的评论区,也有不少网友回忆起自己被坑的经历,有和原博主一样被国外警察传唤过的、有代订订单无法入住最后花原价现场订房的,偶有“顺利”的,也表示后怕。
记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搜索“酒店代订”相关的关键词,不乏“3折起”、“全网最低价”一类以低价吸引眼球的产品,多数还写着“保证入住,不住退款”。然而,酒店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这些“代订”都存在隐患和风险。
据悉,所谓“代订”商家的工作链路分为几类:第一类,盗刷房。卖家盗用他人的信用卡为消费者的酒店订单付费,尤其海外酒店是重灾区。一旦被盗刷的卡主发现并报警,消费者轻则补房费,重则被取消签证、留下盗刷记录,还可能对后续再次入境或办理他国签证造成影响。
第二类,积分房。这分为酒店会员使用自己的积分,还是无良卖家盗用他人积分订房。由于正规渠道的积分房是仅限会员本人入住的,所以消费者将被添加为同住人。但许多酒店需要核实会员本人到场,所以常常会发生消费者在前台被“罚站”的尴尬。盗用他人积分的情况下,即使消费者成功入住了,会员本人还可以向酒店投诉称自己的积分被冒用。最终,消费者会成为盗用积分的“骗子”,可能还需要承担全部酒店费用。
第三类,协议房。一些企业会与酒店协议,该公司员工入住该酒店时,可享受一定的优惠价格。有一些酒店代理会通过制作假工牌来蒙混过关,但是随着酒店查验意识越来越高,除了名片和工牌,可能还需要验证公司邮箱。一旦查出消费者冒用协议价,将会被拒绝入住。
第四类,房卡房。这类房间是没法用消费者本人名字预订的,也查不到自己的预订信息。消费者一般会被告知,几点在酒店前台等人给房卡。但风险是不知道还有谁的手上也有同一张房卡,存在安全隐患。
对消费者来说,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都有极大的风险。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预订,以免上当受骗。
头图为网曝代订乱象。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