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城百年一遇的酷热持续中,电梯在频频“中暑”。
“上海康城山林道20号楼电梯坏了,拿上警示围栏,跟我走!”相识才5分钟,上海跃菱电梯公司师傅王海龙接到报修电话,二话不说,一把拉起前来拜师的“记者徒弟”往外冲,奔赴一场等不起的“抢救”。
没有安排,随时出发,这是电梯维保人近日高温下连续作战的日常。
上海康城是上海最大的社区,居民有近六七万,住宅电梯近500部,王海龙和伙伴们驻扎在这里,承担着近200部电梯的维保和抢修任务。
上下爬楼梯,闷在机房查故障
上午9点多,室外气温33度,这是上海近日难得一见的“凉爽”天气。
在一路蝉鸣的伴奏下,5分钟后,记者和师傅王海龙骑着小电驴来到山林道20号楼,这是一幢8层的居民楼。
在一楼的故障电梯前设置好警示围栏后,发现电梯被卡在2楼。“这幢楼只有一部电梯,接下来,我们需要爬楼梯上去。”王海龙说,先要去二楼看下具体情况,再次确认电梯有没有关人。
沿着楼梯爬到2楼,他按了几下电梯按钮,“2”始终未动,电梯内也没有任何声音。
“我们要走到8楼顶上,位于第9层的机房,寻找、排除故障!”说完,他转身来到楼梯间,一路小跑着往上走。也许是因为平时也有锻炼的原因,记者还跟得上他的节奏,只是到达9层时,清晰地听到自己粗重的喘气声。
用钥匙打开机房门,一股热浪迎面扑来。什么事还没干,师傅背上的衣服已经湿透。
打开电器设备箱,师傅王海龙从背包中拿出仪器,把电梯的运行调整到“检修”的状态。“这是检修电梯最重要的步骤,做完这一步,电梯从自动运行切换到人工操作状态,确保安全!”。
在初步检查电路、查找原因无果后,他又来到机械设施旁,仔细查看起来。“给我找一个新的垫圈,有一个垫圈有点裂开了”,在师傅同伴的指点下,我这个助手拿着新的垫圈,递到他手里。换好后,测试启动,电梯依然没有响应。
“看来还是电路有问题。”他又来到电器设备箱前,拨弄着一根根细小的电线。“拿一根新的电线,一根电线有点氧化,脱落了”,半蹲着检查了十多分钟后,终于找到了故障的症结。
接好电线,再次按下启动按钮,电梯皮带顺畅的滚动声音响起。
“小朱,电梯正常了吗?”王海龙和在楼下查看的伙伴通起了电话,在确认正常运行后,起身耸起右肩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今天还算凉快的,机房的温度才40度不到,前两天要达到50到60度。完工后,地上全是汗水。”
连续作业,不放过一丝细节隐患
原以为这次跟着师傅抢修,就是“巧合”,没想到,“拜师学艺”才刚开始。
刚走出机房,王海龙的电话又响了。
“几号楼?知道了,马上过来!”王海龙抱歉地朝我笑笑,“真的想叫你休息一会,但来不及了,旁边又有一部电梯坏了,这次是11楼的小高层。”
快速走下8楼,我们一刻不停又来到了山林道42号楼。安全保障工作完成后,他又是一口气,爬楼梯来到了位于12层的机房,这次,我已经跟不上他的脚步。
在闷热的机房内,前后忙碌了近一个小时,排除故障后的电梯又重新运转。此时王海龙的上衣,几乎没有一处干的地方。
“师傅,拜师前,还怕遇不到抢修的事件,没想到会这么多?”记者半开玩笑着说。
“今天还算少的,排除故障的时间也比较短,前几天,故障电梯还要多,有时在机房内一呆就是大半天。”一边朝楼下走,他一边科普起了电梯知识,“电梯和人一样,也怕热、怕冷,机房的最适宜运营温度是5至35度,现在室外气温都要超过35度,机房内的温度通常都在40度以上,电梯‘中暑’也就不稀奇了。”
到达一楼,在检查抢修好的电梯是否正常运营时,电梯口门缝中的建筑垃圾碎屑引起了师傅的注意。只见他拿起螺丝刀和刷子,一点点清理起来,“这些垃圾也要清理干净,否则也会导致电梯门无法关闭,造成故障!”。
刷去缝隙内的垃圾,做些徒弟本分
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原来还有这么大讲究。面对这样一个可以不用上岗证的操作环节,记者自然不会放过,自告奋勇接过螺丝刀和刷子,做起了一个“徒弟”的本分。
苦点累点,也要守好安全门
中午12点半左右,三个小时,和师傅王海龙一起完成了3起抢修任务,最后一幢是18楼的高层住宅。歇下来喝水时,他和伙伴像没事一样,而我明显感到腿在抖、发软无力。
“我是80后,你比我年长一些,吃不消很正常。”王海龙坦言,十几年前,自己从老家江苏盐城来到上海学维修电梯,随着年纪的增长,如今也有点力不从心,“以前连续爬楼梯都不带喘的,特别是遇到电梯关人时,那是百米冲刺的节奏,现在爬高一点的楼层,当中也要歇一歇了!”
和师傅一起“汗流浃背”
“电梯维保人员普遍还有职业病,胃和颈椎一般都不太好。胃病是因为平时吃饭不规律,接到抢修任务,随时就要出发,而颈椎病则是因为长期蹲着作业的结果。”王海龙有些无奈地表示,这些年,出于各种原因,不少自己熟悉的电梯维保人员已经转岗,或者回老家另谋出路。
采访结束准备离开时,上海跃菱电梯公司维保部经理许克胜正好前来给师傅王海龙他们,送防暑降温用品。
看着眼前全身湿透的同事,他的话中,心疼但带着一丝委屈,“电梯维保这份工作很累,工作环境差、责任重,遇到故障时,经常会遭到客户的不理解和埋怨,现在鲜有年轻人愿意干这一行了。但上海有那么多电梯,未来的维保和抢修怎么办?我们能做的,只有把眼前的安全门守好!”。
10多公里外,上海跃菱电梯公司客服部的报修电话还在不断响起,不知道还有多少维保师傅在爬楼、闷在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