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个师傅|“争分夺秒”分拣师:手握“PDA”仪在卖场奔跑,取货做到“快、准、鲜”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陆燕婷 发布时间:2022-08-03 11:13

摘要: 劳动报记者走进位于静安区共和新路上的大润发卖场,向“分拣师”陈晨拜师。


近日,劳动报记者走进位于静安区共和新路上的大润发卖场,向“分拣师”陈晨拜师。


在这里,有9000多平米的偌大空间,拢共约3万多种SKU的单品。师傅说,“手里举着‘PDA’仪,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工具。单子来了现场接单,在卖场里奔跑。分拣师的工作就是要用最快的速度帮助消费者找到最需要的物品。”



不怕“眼花缭乱”

熟悉地形快速取物


“大家总说,普通的大卖场,面积有多大?其实挺大的。这里不但有生鲜熟食,还有百货、杂货、日用品。和其它大卖场数层‘累加’模式不同,这里单层空间非常大,几乎集结了所有商品。要在万种单品中快速取物,必须熟悉地形地貌,不怕‘眼花缭乱’、快速准确一个动作即抓取。”陈师傅如是说。


站在卖场中心位置向四周望去,一半是杂货、百货、日用品,而另一半则是水果蔬菜、鲜活鱼虾、熟食、烘焙,还有牛奶乳品等鲜品。


“记住自己的方位,根据单据来设定路线。”陈师傅告诉劳动报记者,疫情以来,大卖场不单单是线下购物的场所,线上订单也大大增加。以该店为例,周边的大宁、永和、彭浦等板块居民非常多,包括“淘鲜达”、“大润发优鲜”等在内的各类线上订单压力骤增,分拣师必须做到动作快。“一般来说,我们从下发订单到接单不超过3分钟,拣货时间约为6分钟,还有一个打包的时间段,整体在仓内不能超过20分钟。”


在卖场,要手脚并用,小步奔跑,做好准备“1、2、3”开始。



一台PDA扫描仪

时刻紧握在手中


换上服装,正式“上岗”。师傅拿出了一个小小的黑色方型仪器,形似于“对讲机”、但功能却是“扫条码”——这是一台PDA扫描仪。


“分拣最重要的工具,时刻紧握在手。”陈师傅说,领取PDA仪后,进行拣货界面操作,这时,拣货任务会自动发送到负责此区域拣货人员的PDA上,PDA会有强烈震动以示提醒。“我们获取PDA任务后,开始扫描拣货载具,尔后,对应拣货料位、核对商品数量,确认完成任务。最后,投递悬挂链。”


“卖场的空间很大,要根据单据上所列的清单,一一对应找到相应的商品,放入拣货袋中。”师傅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卖场的拣货载具共有灰、绿两种颜色:灰色拣货袋,即常温商品拣货时使用;绿色拣货袋,则是冷藏、冷冻商品拣货时使用。


“抬头看,在进入悬挂链投递口后,拣货袋就会在卖场‘空中’开始‘走流程’。”陈师傅告诉劳动报记者,完成拣货后,将拣货完成的商品投放至悬挂链投递口,最后商品经悬挂链流至打包区进行打包作业。这样,算是完成一单任务。


抓鱼、摸虾样样来

关注“备货宝”和“加工宝”


疫情以来,市民亟需的商品除了蔬菜肉蛋,鱼虾的供应量也很大。说话间,单子又来了!师傅叫上记者快速奔走至水产区域,拿起网兜往水底一兜,捞上一条“昂刺鱼”。赶紧嘱咐柜面工作人员:杀鱼!


只见工作人员接过活鱼,用刀背轻轻稳准敲打鱼脑袋,瞬间又一刀划破鱼肚,剔除肚中鱼内脏。一手拉过一个包装袋,把鱼装袋,完成。


再捞一份活虾,要350克!师傅关照记者赶紧再到活虾摊位,让记者抄起网兜向下一沉、捞上活虾,赶紧称重。“400克,多了点,去掉1至2尾虾。”师傅叮嘱,再回到虾摊前,取水。“袋子里要加一些水,但不要过满。不同的虾,水的盐度不同。所以从哪一个水池子里捞虾,就必须从哪个水池子里灌水。”


好叻!把灌完水的盛虾袋带到仪器前,“咔嚓”进行密封。封袋后,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打气!“把针孔对准盛虾袋下方的口子,戳入,咕噜噜你看袋子里冒泡了吧。注入氧气,让虾富氧而有活力,确保送到顾客手里的虾是鲜活的。”陈师傅如是说。



单子又来了,要一份烤鸡!赶紧再快步走向熟食区。


“我们的时间很短,熟食还需要现烤现制,怎么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拣任务呢?”针对记者的疑问,陈师傅如是达到,大卖场有“二宝”:即“备货宝”和“加工宝”。可以看到备货情况,备货充足就能现场快速抓取。


偌大的卖场,堆高的货架,够不到别担心,搬来台阶拾级而上。“有双层、三层阶梯,靠上货架,爬上去,一拿便是。”陈师傅告诉记者,在卖场,拣货师有时也需要帮忙“补货”,平板补货车也是常用工具之一。



提高效率关注保质期

袋中物品放置顺序有讲究


在生鲜区域,市民最常购买的主要是两种:烘焙类的面包,鲜牛奶。分拣时,不但要快速拿到商品,更要关注到商品包装。


“要确保商品的新鲜度,把最新日期、最新鲜的商品作为首选给顾客。”陈师傅告诉劳动报记者,“订单里有需要现场加工类的品项时,可以优先通知现场工作人员加工商品,待拣完其他商品时再取,这样提高拣货效率。”



而把商品放入拣货袋,也有些讲究。师傅如是教导,比如说:重物、不易变形的商品放在下面,重量轻、易变形商品放置在上面;瓶装的商品要平躺放置,严禁站立放置;常温、低温、熟食类商品一定要分开拣货载具放置;熟食制品带有卤汁要平躺放置,严禁随意放置卤汁外漏;寿司、面食、面包类要平躺放置,防止挤压损坏卖相。


平凡的岗位并不平凡

尽最大努力满足市民需求


“带你体验了一天‘分拣师’,再悄悄告诉你,其实在我们大卖场里,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岗位叫做专职‘分拣师’。疫情以来,为了尽最大努力满足市民需求,我们的职工全员上岗,每个人都可以是‘分拣师’。”陈师傅告诉劳动报记者,快速分拣,是疫情下线上订单增多后不得不采取的应急预案。“分拣师”成为了卖场里人人都必须学会的技能。


总结这次“拜师”,分拣师是一个听起来很平凡的岗位,其实却并不平凡。而要干好这份工作,必须要做到三个字:快、准、鲜。


快,即快速,要用最快的速度把商品进行分拣,力保市民下单后能快速拿到商品。准,即准确,称重精准,尤其不能缺斤短两。鲜,即新鲜,所有的保质期都必须新鲜,让大家“食得放心”。


“因疫情后线上订单骤增,‘分拣师’的工作显得特别重要。疫情后,线下消费正在逐步恢复,‘五五购物节’来了,也希望大家能走进门店,到现场来采买。我们做好防疫消杀、安全迎客。”陈师傅如是说。


摄 影:颜筱依,贡俊祺
摄 像:贡俊祺,颜筱依
视觉编辑: 贡俊祺,颜筱依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