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个师傅|眼观六路还得耳听八方!他用光在舞台上作画,为观众带来无限遐想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马亚会 发布时间:2022-10-19 19:35

摘要: 灯光师虽然是一台演出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但也是最不可或缺的“隐形演员”,作为黑暗中的造梦者,成就着舞台另一半的精彩。

有人曾说,灯光是舞台上的画笔,是一台演出的灵魂。作为一种独特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它不断变幻的身影为观众带来了无限遐想,也缔造了一场场光影交织的艺术盛宴。那么,究竟什么是舞台灯光师?谁能成为舞台灯光师?日前,记者走进上海音乐厅,听舞台技术部“掌灯人”徐艺斐讲述了舞台灯光师的造梦之路。


既要理科生的严谨,

又要艺术家的浪漫


“我是2015年进入上海音乐厅,从事舞台灯光工作已经7年了。”回想起最初选择这个行当的原因,徐艺斐笑着解释道,“当时看到舞美系的师哥师姐出去跑演出,服装化妆班的都拎着大包小包的衣服,舞美设计班各种道具模型搬来搬去,只有灯光班的学生两手空空,所有的设备都在剧场里。”


为了“图轻松”,徐艺斐懵懵懂懂地进入了这一行。然而真正开始学习之后才发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灯光师,背后隐藏着大量的工作。“既要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又要学习光学与灯具知识,更重要的是艺术素养的培养。”



徐艺斐告诉记者,在舞台灯光师的手中,灯已经不是简单的照明工具,它是为舞台塑造空间、营造意境、渲染氛围的一种艺术载体。以上海音乐厅主厅为例,从天顶到挑台再到舞美机械房,近50台灯具,每一盏几乎都有不同的功能。具体到不同的艺术类别,它们又有各自独特的灯光语汇。


比如舞台剧演出,灯光师要和演员一起读剧本,通过不同的剧情需求设计不同的灯光氛围,为戏剧发展做铺垫;如果是音乐会,就要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呈现不同的灯光效果。”在徐艺斐看来,光是技术的标尺,更是艺术的表达,一个优秀的灯光师要兼具理科生的严谨和艺术家的浪漫。


以光抒情,

每一种颜色都有情绪


说起来简单,具体到一台演出之中,舞台灯光师的工作其实更加繁杂。记者在上海音乐厅看到,观众席后方有一个不显眼的工作间,里面一张闪烁着各种数据的操作台就是徐艺斐的主战场。



“右边是前期设计,左边相当于存储,你看到舞台上不同的灯光位置、颜色、形状、强弱、时长,都是在这里调出来的。”因此,如何在舞台的有限空间里,通过灯光展现出不同的作品意境,这张操作台也成了考验众多舞台灯光师的才思聚集地。


对徐艺斐来说,光于舞台灯光师,就像是画家手中的调色笔,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的情绪。“比如一首曲子展现的是草原或者河流边的场景,灯光往往偏青色,如果讲述的是一个人经历了漫长的旅程,穿越沙漠而来,就要使用偏黄色调。”


不同的曲风对灯光也有不同的要求,音乐高昂时灯光要明亮,音乐安静时灯光要变暗。以光抒情、光随情变,一台音乐会,“情”与“境”的变化往往就在灯光的变换中悄然实现。


隐形的造梦者,

眼观六路还得耳听八方


当然,舞台艺术毕竟是现场的艺术,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即使做到了未雨绸缪,也不能确保万无一失。作为灯光师,尽管在演出前已经进行了千百次的调试,大幕没有合上之前,都要始终全神贯注。



“既要完成操作台上的所有工作,又要随时观察舞台上演员的走位变化,还要与身边的音响师沟通配合,卡准每一个音乐起伏的节点,包括剧场里的灯光安全,耳麦里后台导演传来的新需求。”用徐艺斐的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已经成为了一名灯光师的必备素养。


因为白天剧组要装台、演员要走台,剧场留给灯光师的时间往往只有晚上。工作多年,徐艺斐大部分的灯光编程都是通宵完成。演出时,为了观众的观演体验,他也总是在剧场最暗处操纵着一切。在徐艺斐看来,灯光师虽然是一台演出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但也是最不可或缺的“隐形演员”,作为造梦者,成就着舞台另一半的精彩。


当然,灯光毕竟不是舞台艺术的主体,终究是为作品服务的。既要与艺术联姻,又不能夺取艺术本体的话语权,只有巧妙地贯穿于演出整体之中,灯光才具有自己的艺术价值。相反,一台演出也因为有了光,才能点亮角色的生命,舞台也成为了梦开始的地方。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