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首次!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年内已有22国降息,中国央行跟不跟?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赟 发布时间:2019-08-01 14:52

摘要: 美联储此轮降息,一是为了应对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二是特朗普为了缓解美国大选的政治压力。

全球市场屏息以待的“靴子”终于落地,美联储逾十年来首次做出降息决定。


北京时间凌晨两点,作为美联储的利率决策机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利率决定,将美联储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将利率区间从2.25%-2.50%调整至2%-2.25%,符合市场预期。FOMC还称,将于8月1日结束缩表计划。


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新闻发布会表示,此次降息属于政策中段的调整,降息是处于对美国经济的保护;不是说这只是一次降息,这并不是长降息周期的开始,但可能会再次降息。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分析认为,美联储此轮降息,一是为了应对美国经济不确定性,二是特朗普为了缓解美国大选的政治压力。此外,调整25个基点也是为了未来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不至于政策调控过猛。


美联储为何降息?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美联储通过多轮降息,将基准利率降至超低利率区间。从2008年至2015年,美联储一直维持着0%-0.25%的零利率政策。


直到2015年,美联储时隔7年之久首次加息,从此启动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截至2019年6月,美联储共进行了多轮加息,将利率区间从0%-0.25%调整到2.25%-2.50%。


原本,市场预计联邦基金利率加息周期会持续更久。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核心成员也曾在2018年12月时预计2019年美联储将有两次加息。


没想到,美联储货币政策开始转向。今年4月份,美联储公布的3月会议纪要显示,大部分美联储官员预计2019年加息次数降至零次。此外,美联储还计划9月末将停止缩表规模。最近,美联储更是进一步释放降息信号。


美联储的降息政策,也正好如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愿。此前,他多次向美联储和鲍威尔开炮,敦促其采用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特朗普更是在推特上要求美联储降息,并停止缩表等量化紧缩政策。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美国经济走软、存在较大隐患才是美联储此轮降息的主要原因。“当前美联储运用降息措施应对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年内已有22国宣布降息


记者注意到,包括今天的美联储在内,年初至今全球已有22个国家宣布降息,其中印度央行和牙买加央行已连续三次降息,土耳其央行降息幅度最大,一次就降了425个基点。


既然今年已有22个国家宣布了降息,中国央行是否会跟进呢?


针对国内外市场对中国降息预期再升温的情况,央行表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还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机制的变化,在统筹平衡好内外均衡的前提下,坚持以我为主,重点要根据中国的经济增长价格形势变化,及时进行预调微调和运用的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利率水平合理稳定,同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性,降低融资实际利率。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近日也明确指出:“我们现在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降息主要是应对通缩危险,但现在中国物价走势温和,因为猪瘟等因素,5月、6月CPI都到2.7%了,所以现在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可以说接近黄金水平,即舒适水平。”此外,易纲还重点谈到了利率并轨和利率市场化的问题,表示贷款基准利率淡出,由市场化报价利率来取代贷款基准利率。


记者也注意到,对于此次中国央行是否会跟随“降息”,市场上持不“降息”的观点相对较多——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空间仍然充分,尽管近期由于猪肉等价格的扰动而导致通胀小幅攀升,但未来压力可控且核心通胀仍稳步下行,因此在强调调结构、追求高质量增长的同时,我们的政策决策应是争取一个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了配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中国仍应配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地方政府应该主要通过发债而非从银行借钱的方式进行基建融资。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物价中枢过度上偏或下偏均会触发中国人民央行的加息或降息操作,进而稳定物价中枢。长期来看,在货币政策制约之下,CPI中枢并不会大幅上移或下移,这也就意味着对物价更为敏感的利率中枢或与CPI中枢同趋稳。从当前时点看,2019年2月以来我国CPI环比不断上偏,由2月的上偏0.03%上升至5月的上偏0.19%。这或为全球降息潮下,中国央行不为所动的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美联储“零利率”救市,推出700...

金融危机后首次:美联储紧急降息5...

美联储凌晨再度降息,美股又创新高...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