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回到香港上市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张勇在上市仪式上表示。时隔七年后,阿里巴巴重回港股市场,于今日上午在港二次上市,开盘报187港元,市值达4万亿港元,创下今年全球最大新股发行。
敲钟现场,是10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国际友人。张勇表示,纽约上市时,邀请了8位来自内地的客户,但现在邀请的主要是10位国际客户,意味着阿里巴巴的国际化。
“5年前,我们承诺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回来香港,现在我们实现了,感谢港交所。”
这是阿里巴巴第三次IPO之路,也是第二次在香港上市。2007年,阿里巴巴旗下的B2B业务登陆港交所,后于2012年退市。2013年,阿里巴巴再次赴港谋求整体上市,但由于阿里巴巴采取“合伙人制度”的“同股不同权”,与港交所坚持的“同股同权”上市规则相抵触,后于2014年9月阿里巴巴选择赴美上市,募资250亿美元,创全球IPO募资纪录。
2018年,港交所推动了20年来最大的变革,首次承认“同股不同权”,选择主动拥抱互联网新经济。在2018年下半年,小米、美团、映客……密集以“同股不同权”架构赴港敲钟。
2019年11月26日,港交所迎来股王阿里巴巴。
根据招股书,阿里巴巴计划发行5亿新股,每股定价176港元。以此计算,阿里将募资880亿港元。若计及7500万股超额认购,最高募资约1012亿港元,创下2011年以来香港最大规模IPO纪录。截至昨晚,阿里巴巴-SW暗盘收涨4.94%。美股25日收盘价为每股190.45美元。
链接
什么是“同股不同权”
同股不同权,又称为双重股权结构,或AB股结构。意思是管理层试图以少量的资本达到控制整个公司的目的,因此将公司的股票分为高投票权的股票和低投票权的股票两种类型,高投票权股每股具有2-10份投票权,属于B类股。
简单说,你的股票一股有一份投票权,而我的股票,一股最多可以有10份投票权,这样尽管咱们拥有的股票数量一样,但是我投票的时候拥有多达10倍的话语权。
通常公司的股权结构属于一元制,那就是所有的股票属于同股同权制度。但在很多发达国家市场的二元制(又称双重股权结构、AB股结构)股权结构中,一般管理层总是希望通过捎了资本来达到控制整个公司的目的,所有将股票分为高低两种投票权,很显然高投票权每股具有2-10票的投票权,称之为B类股,主要由公司管理层控制持有;而低投票权基本上由其他股东持有,基本上是那些1股对应1票投票权,甚至没有投票权,称之为A类股。
总的来说,同股不同权目的就是让管理层掌握公司的控制权,不仅仅是阿里属于这种股票制度,包括小米、美团等都是采用这种股权结构,很显然这种结构利于公司的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