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的夜间经济来自吃吃喝喝,政协委员三点建议打造“夜上海”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0-01-14 14:59

摘要: 上海夜间经济作为拉动消费、丰富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以夜间美食餐饮、运动聚会、灯光秀场、户外游览等作为夜间经济的主要内容。

上海夜间经济作为拉动消费、丰富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以夜间美食餐饮、运动聚会、灯光秀场、户外游览等作为夜间经济的主要内容。在过去的2019年,上海的夜经济迈入新的发展改善阶段,并初步打造了黄浦区新天地湖滨路、静安区大沽路、杨浦区大学路等夜市示范区,初步形成了上述地区夜间经济示范区品牌和积累了夜间经济的运行管理经验。


但是在夜经济发展的同时,作为相对新生事物难免产生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据数据统计,60%的夜间经济消费集中在美食餐饮,其余大多聚焦于电影、KTV、美容和运动等方面,”市政协委员骆山鹰认为,没有很好的形成各区域夜间经济的特色,也没有考虑到因季节时宜、区域地段、重大赛事、节日噱头、传统文化来打造不同地点,不同时节的具有丰富多彩特色的夜间经济内容。


他建议,例如在每年进博会期间,可以形成全市范围的进口食品、商品的夜市主题,同时为进博会品牌推广推波助澜;在季节性美食期间,打造不同的美食节日,比如小龙虾节、草莓节等;在重大体育赛事期间,比如世界杯、欧锦赛、奥运会期间,可以打造体育迷专属的夜间市场等。“在年终年考试期间,杨浦区大学路可以根据周边高校较多的情况,推出适合大学生夜间温习、交流的场所或书籍展会。”


在打造特色夜经济的同时,如何扩大其影响力,也是管理委办、经营者等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骆山鹰认为,针对夜经济的主力军,80—00后人群使用社交工具的特点,建议加大自媒体、网络直播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渠道的投放和宣传,有利于推动更多年轻群体了解夜经济,参与夜经济。


对于参与夜经济的商家,由于夜间消费人群数量少于白天,但夜间经营成本高于白天,会出现因为商家收益较低而影响参与夜间经济的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应在政策上予以税负减免,”他举例,比如,对于夜间经济的后半段时间24:00——6:00,可以实行减半征收或部分即征即退。同时根据消费人群数量,进一步加强夜间垃圾杂物清理、区域保安保洁等工作,为夜间经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春节上海发生消费204.2亿元,...

春节消费大数据:上海苏宁中高端家...

年轻人“就地过年”打算怎么过?电...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