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0上海峰会日前在沪召开。论坛嘉宾指出,今明两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政策及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的重要“窗口期”。在顶层设计层面,应当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推动新规落地,从而改善资管体系,更加聚焦养老财富储备的长期目标。
峰会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近200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共聚一堂,就养老金融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长期收益率是核心“拉力”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严弘认为,解决大众的养老需求是“顺人性”的,但鼓励长期投资又是“反人性”的,如何取得最佳平衡、赢得家庭理财资金的认可与信任,对金融机构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考验。
当前我国的居民家庭财富仍然有巨大的潜在增量,相比之下金融机构提供的能够长期投资增值的金融产品显得相对不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教授董登新认为,金融产品的长期收益率是第三支柱对于老百姓的核心“拉力”。金融机构应当在私人养老财富储备上深耕细作,通过夯实人才储备、借鉴国外经验等,打造优质的个人养老金产品,赢得老百姓的认可和信赖,才能更好地引导家庭理财需求从“赚快钱”走向以长期投资积累、完善养老储备的“正道”。
着眼长期储备私人养老财富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教授董登新指出,养老财富储备通常分为公共养老财富储备与私人养老财富储备,前者由政府统筹管理,后者需要个人未雨绸缪、久久为功。
养老金体系的发展壮大,需要国家、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努力,才能够持续完善。美世(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投资业务投资总监袁琪认为,当前对于中国居民而言,让自己个人财富增值的上佳途径就是从长期视角增加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这相当于与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共同成长、分享经济发展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普通投资者最好把钱交给专业的机构去打理,长期回报大概率会优于自己去投资股票。在具体的筛选层面,股票基金投资能力是衡量基金公司能力的重要标准。
对标海外经验任重道远
就家庭养老观念而言,中国形成了以家庭为主要纽带的社会模式,除退休工资之外养老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下一代的反哺;而海外家庭在代际之间的依赖性较弱,每一代各自的财务独立性较强,因此也形成了提早储备养老财富的观念。
美世(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投资业务投资总监袁琪指出,从海外养老金的资产配置来看,目前有两大趋势:一是股票、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升,尤其是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配置比例在逐年提升;二是养老金针对ESG资产开始逐步超配,希望在实现简单的财务目标之上,能够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投资目标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