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5月17日举行的2021上海信息消费节开幕式上,上海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唐忆文发布了《2021上海在线新经济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在线新经济已成上海经济发展新引擎,呈现出多元动能齐发力的态势。
逐步呈现三大发展新趋势
白皮书指出,上海在线新经济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应用场景广,发展迭代快,涵盖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不同业态,目前已驶入发展快车道,逐步呈现出“无中生有”“有中启转”“转中做大”的三大发展新趋势。
“无中生有”,是指在新技术、新背景下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这些业态模式在疫情发生前多表现为规模很小甚至基本没有,但随着技术的创新应用、特别是2020年疫情的爆发,上海市社会经济运行产生了新的需求,一批新企业与新模式也就此孕育并持续发展,从而演化成为不可忽视的上海经济新构成。远程办公、“无接触”配送、在线研发设计、在线展览展示等。
“有中启转”,是指将线下成熟的业态模式转移到线上,从而形成的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借助新型技术手段和经营理念,以往只能在线下开展的商业活动而今可以更多地在线上展开,并且凭借这一转换,相关经济活动还能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服务品质,因此也为市场塑造了新的消费体验和消费选择。在线金融、在线教育、在线医疗、新型移动出行等。
“转中做大”,是指已有的业态模式在疫情期间得到发展壮大,主要表现在生鲜电商零售和在线文娱等领域。以上模式在疫情前已作为较为成熟的业态而存在,疫情的爆发则使得线上需求激增,促使这些模式和企业做大做强,在行业中确立了较强竞争力和优势性地位。生鲜电商零售、在线文娱等。
在线新经济已成上海经济发展新引擎
白皮书显示,在线新经济已成上海经济发展新引擎。202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10912.97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加值3250.74亿元,同比增长13.5%,占全市增加值的8.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5%,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业营收3484亿元,同比增长19.1%。
与此同时,上海在线新经济产业聚集与区域特色建设初见成效。上海市各区、各开发区立足本区域在线新经济发展,主动作为,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持续发力,形成叠加效应,为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亮点、创造新标杆,形成经济发展新增量。现阶段,上海互联网产业主要分布在浦东张江、徐汇区、长宁区、杨浦区等四区(占80%以上产值),总体呈现环绕黄浦江的“C”形集聚带,构成“浦江C圈”。
其中,浦东新区依托张江科学城先发优势和自贸区政策资源,拥有全市50%的互联网产值和企业数量,集聚了喜马拉雅、阅文集团、盛趣游戏等一批数字娱乐、互联网服务领域重点企业。徐汇区依托漕河泾、滨江地区,吸引阿里、腾讯、网易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长宁区围绕大虹桥建设,集聚了拼多多、携程等平台企业,引领全国信息消费。杨浦,区依托五角场、长阳等创新创业区域,重点布局云服务、在线教育、数字内容等,集聚了哔哩哔哩、美团点评、优刻得、流利说等优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