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外语、懂资产管理?你很“香”!上海将对行业紧缺人才落户等方面提供便利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邵未来 发布时间:2021-05-25 15:17

摘要: 截至2020年末,上海拥有持牌金融机构1674家(其中外资占1/3),金融市场年交易额超过2270万亿元。

5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围绕完善资产管理机构体系、创新资产管理产品和服务、发挥金融市场作用、提升资产管理国际化水平、加强人才引进培育、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等6个方面,提出19条举措。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到2025年,要把上海打造成为资产管理领域要素集聚度高、国际化水平强、生态体系较为完备的综合性、开放型资产管理中心,打造成为亚洲资产管理的重要枢纽,迈入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城市前列。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上海拥有持牌金融机构1674家(其中外资占1/3),金融市场年交易额超过2270万亿元。上海在国内率先设立了金融法院,成立金融仲裁院、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等,成为国内金融发展环境最佳的地区之一。


《若干意见》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四个地”的具体目标。即吸引培育十余家国内外行业领先、百余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资产管理机构,集聚一批专业化、国际化、创新型资产管理人才,成为机构和人才“集聚地”。构建市场与监管良性互动、资产管理与金融科技有机结合的创新机制,成为门类齐全、领域丰富、专业规范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地”。提高金融市场和资产管理行业开放水平,打造跨境金融资源配置的中心节点,成为市场和资金“交汇地”。推动市场主体、行业自律、金融监管、政府服务等形成合力,共同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权益保护,成为环境和服务“新高地”。


据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超过47万,专业服务机构集聚,但懂外语、懂资产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远远不够。上海将瞄准国际化、复合型等急需紧缺人才,提供更多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厚植人才沃土。《若干意见》提出,要争取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支持上海在国际资产管理人才从业准入、跨境履职等方面率先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资产管理人才经备案后,其境外从业经历视同国内从业经历。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对资产管理行业紧缺人才在落户、工作许可、永久居留以及人才公寓等方面提供便利。同时,积极培育各类资产管理人才。把资产管理人才列为上海海外金才、领军金才、青年金才重点支持范围。依托上海金融人才实践基地和培训基地,加强核心资产管理骨干培育。鼓励高校开设相关课程,研究设立资产管理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建立资产管理行业人才数据库。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银行千万级罚单八成涉房,房地产金...

加码信贷资源,实现服务全覆盖,金...

全国首单落地!上海为外资资管机构...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