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也是上海发展的动力源泉。海关与上海开放共命运。7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正式发布。7月17日,海关总署下发《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实施意见》,将聚焦“四大功能”、贯彻“五个重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开放发展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一是助力上海打造国家全新的开放高地。以特殊经济功能区、特殊综合保税区“双特”政策为支撑,在浦东全域,构建全新的进出境制度环境和监管模式,全面对接RCEP、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更深层次、更大力度的压力测试,努力实现要素开放向制度开放转型,强化浦东开放枢纽功能,构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度链接的开放通道。
二是坚持海关制度创新,推动浦东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高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实际需求,加快生物医药研发物品联合监管、集成电路减免税快速审批、特殊货物便捷通道、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等改革创新,提升制度供给,促进创新要素灵活流转与高效配置,让世界最好的规则、技术、商品、人才在浦东汇集,助力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
三是以服务者的姿态,全面推进贸易便利化,奋力打造跨境营商环境的世界高地。以上海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核心,提升海关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不见面审批、无陪同查验和在线稽核查,全面实施审慎容错,积极培育离岸贸易、保税维修、绿色再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在长三角推广更多跨关区通关便利化措施,推动长三角港口群物流一体化运作,更好发挥浦东的龙头辐射作用,一体打造贸易便利化水平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跨境营商环境。
四是以国门卫士的担当,坚决守住上海国门一线,合力打造上海国际超大城市的安全典范。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联防联控,着力强化科技赋能,重点提升防疫能力,共同筑牢口岸检疫防线,同步加强进出口食品、商品的风险防控,持续加大对走私洋垃圾、濒危物种、毒品枪支的打击力度,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牢牢守住对外开放的安全防线,共同守护上海的城市安全。
事实上,在浦东开放、上海开放的不同历史节点上,海关都是坚定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来,海关推动建设了全国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保税港区、第一个自贸区和第一个海关特殊综合保税区,投入了最大的资源,创造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浦东开发开放和取得重大辉煌贡献了海关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