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景、新突破、新格局……“十四五”时期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定下“1+4”目标体系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1-10-27 09:54

摘要: 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相关情况。

近日,上海市将出台《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10月27日上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相关情况。


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早、优势突出。特别是“十三五”时期,上海着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全国领先,数据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数字经济保持蓬勃发展势头,数字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成效显著(2020年,上海成为首个获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的中国城市,充分体现了数字化建设的国际领先地位)。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推动城市整体迈入数字时代,全面构筑未来城市新形态、战略新优势的关键阶段。在《规划》制订过程中,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是围绕三项总体要求,统筹谋划“城市”发。二是抓住三项关键要素,深度激发“数字”动能。三是突出三大重点领域,加快推动“转型”突破。结合上海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在经济、生活、治理等三个领域下更大功夫,打造新场景、实现新突破、塑造新格局。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1+4”目标体系。其中,一个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数字化标杆城市,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为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奠定坚实基础。此外,还包括四方面16项具体指标:比如,经济领域,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80%,建设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以上;生活领域,打造生活数字化转型标杆场景10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示范医院50个;治理领域,“一网通办”平台实际办件网办比例达到80%以上,“高效办成一件事”“高效处置一件事”标杆场景数量分别达到50个和35个;底座支撑方面,建成物联感知终端数超过1亿个,开放公共数据规模超过15亿条。


围绕上述目标,《规划》提出了“1+3+6”的任务体系。其中,“1”是厚植一个转型基础,完善城市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城市数据中枢体系,打造城市共性技术赋能平台,加快推动城市形态向数字孪生演进。“3”是三化联动推进转型,包括以经济数字化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以生活数字化转型创造高品质生活,以治理数字化转型实现高效能治理。“6”是实施六大工程,包括“数字价值提升、数字技术策源、数字底座赋能、数字规则引领、应用场景共建、转型标杆示范”工程,为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支撑。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暂停开展新业务!涉及2家企业年金...

印孚瑟斯:上海以热情、友好、包容...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落地上海...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