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7日下午,以“数据驱动变革 智慧引领发展”为主题的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二中心小学智慧校园展示活动在巨野校区举办。在以数据驱动教学变革方面,二中心小学运用“腾讯作业君”智能电子纸、运动手环开展常态化精准教学研究,探索数据驱动下的大规模因材施教。
被大家都夸赞“神奇”的精准教学课堂到底是怎么样的?
在这节五年级的语文课--习作《 ______即景》上,执教的陈慧灵老师既是一位年轻的副校长、又是精准教学实践项目负责人。开始上课后,陈老师并不是打开PPT课件进行传统的教学步骤,而是先互动:“同学们,请打开你们手中的墨水屏,针对课前老师推送给你们的习作指南进行投票,觉得对你有帮助的选√,没有帮助的选×。”所有学生随即通过各自的墨水屏进行选择了投票,系统则快速自动统计结果并显示在大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 45位学生觉得有帮助, 1位学生觉得没有帮助。针对这位学生反馈的数据,教师可以及时关注,在课后单独沟通指导。
陈老师所说的“墨水屏”,叫做腾讯作业君智能电子纸,简称“Eink墨水屏”。实际上,这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护眼学习终端,类似于纸张的电子显示屏,且完全无蓝光。Eink墨水屏是一个绿色封闭的学习系统,可以让学生专注于学习使用,让老师和家长更放心。此外,还配备了专用手写笔,学生可以用其进行学习资源的阅读、作业书写、互动练习、错题整理、微课学习、笔记记录等一系列日常学习。和传统作业本不同的是,学生们的学习过程数据会被系统自动采集、分析和反馈,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实施个性化教学。
课前,基于评价标准的学情诊断与数据分析
在课前环节,陈老师推送了习作指南等教学资源并布置了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学生的习作成果则会直接回传到教师端,老师可通过智能终端首轮批阅学生提交的习作内容,并依据四个教学重点进行问题诊断、添加个性化标签等操作。同步,老师也可以依据作业中学生呈现出来的问题,录制针对性的指导微课视频。从中可以看到,“腾讯教育精准作业管理系统”强大的数据采集、分析功能,为课前的学情预测与前置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
课中,基于数据的精准指导与互动评议
在课中环节,陈老师通过“数据呈现——同组分类——推送微课——自学互动——自行修改——案例研讨——作业布置”的流程进行教学。学情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呈现班级同类问题分布人数及具体的学生,也能直观地看到每个学生在课前写作的时长,并对用时过快或过慢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预警提示。
随后,根据出现问题的类型对学生进行分组,没有问题的学生则充当小组指导员;分组后,陈老师为大家一键推送微课视频,同学们戴上耳机,通过Eink墨水屏观看相应问题的微课课程,完成了第一轮作文修改。通过大屏,陈老师可以实时调取并查看学生屏幕,以关注各小组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习作修改过程。自行修改后,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投屏分享习作成果,师生、生生之间实时讨论修改情况,互通观点,并作进一步指导。
下课前,陈老师布置了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本堂课的讨论与学习在Eink墨水屏上进行二次习作修改(复制学法——有多个问题的完成其他问题修改),教师则可以基于课后修改过程数据进行资源汇聚和能力评估。
针对本次活动,相关领导及专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华东师范大学王荣良教授表示,二中心小学的实践成果回答了如何基于技术、基于数据,来改变学习、改变管理;做到了规整的平台设计、统一的数据规划、面向全体的应用需求,是对变革教与学方式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