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在全球资本市场头上的利剑终于落下。北京时间凌晨,美联储正式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这是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美元、美股指数也随之上涨。专家指出,本次利率变动主要基于美国通胀压力。同时,美联储加息将更考验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通胀高企,推动加息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0%区间,预计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开始减持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美联储在声明中称,通胀居高不下,反映了与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更广泛的价格压力。乌克兰冲突可能造成通胀压力,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劳工部3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7.9%,创1982年1月以来最大同比涨幅,2月份C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较1月份明显扩大,表明美国通胀率继续强势上扬。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美联储收紧和利率上行主要基于通胀压力而非经济复苏。在本次加息之前,美国面临的通胀压力远大于上一轮,国内的经济和就业形式也更复杂。
美元、美股指数上扬
美联储宣布加息后,Wind数据显示,美元指数DXY走高,短线上扬近35点,欧元兑美元EUR/USD短线下挫近50点。不过,美元短线上涨后又紧接着走软。截至发稿时,美元指数上涨0.15%,报98.52。
盘面上,美国股市扛住了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的压力。当地时间周三收盘,道琼斯指数涨1.55%,报34063.1点;标普500指数涨2.24%,收报4357.86点;纳斯达克指数收涨3.77%,报13436.55点。
有专家此前分析称,通胀高企下美联储加息,美元实际利率可能并不会走高。中长期来看,美国债务货币化的闸门一旦开启很难停止,这将动摇美元在全球的地位。
此外,美股对低利率依赖度高,短期调整压力大。过去十几年美股的科技巨头贡献了指数的绝大部分涨幅,而科技巨头在高利润率和低利率的环境下加杠杆大幅回购股票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美股的估值处于高位,利率上升将给美股带来较大的调整压力。
对中国有何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美联储加息使美元资产升值,容易导致资金的外流。中国放宽货币政策,意味着人民币和美元的息差会进一步收窄,给维持国际收支资金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带来一定挑战。在这种复杂环境之下,更考验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指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应及时运用降准降息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靠前精准发力。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降准的确仍有一定空间;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已经两个月保持未变,政策利率、市场利率也有继续下行的必要和可能。
股市方面,3月16日,A股、港股纷纷大涨。对于美联储加息,有分析认为,尽管加息是利空因素,但随着靴子落地,市场不确定性将结束,且长时间预热已使市场情绪得到提前消化,A股不会受到较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