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为疫情下的中小微市场主体持续减负?近日,上海税务部门正在全力以赴确保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相关政策落地生根。
“疫情对菜市场的运营是个严峻挑战,但不断推出的减税政策为我们减轻不少压力。”上海新徐汇菜篮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冬梅表示。
“新的减税政策相当于给我们的企业所得税打了个‘折上折’!”杨冬梅算了一笔账,“这次明确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按照新政策,在实际利润与去年持平的情况下,公司只需缴纳企业所得税7.18万元,一下子减了4.68万元。”
据了解,根据此前文件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实际按10%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次政策再加码,相当于将该部分实际税负降至5%,企业负担再次减轻。
杨冬梅表示,随着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公司还将继续加紧引入新的管理系统,以人本化视角为菜市场重构空间布设,重置内容功能,让政策红利带来的“补给”归于百姓生活。
税收政策惠及民生发展的同时,也持续支持众多中小型企业走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的“小而美”创新成长道路。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
上海硕恩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大数据处理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核心技术社会网络分析被国家科技部列为“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具有国际领先性。
公司董事长李仪凡介绍,“公司2021年的研发费用同比增加近600万元,这在同行业中也处于较高水平。公司目前享受15%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按照新的加计扣除比例,预计可以带来370多万元的税额减免。”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实际发生支出数额的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进行加计扣除。这项政策对准的是企业的研发投入,通过税收杠杆,一方面降低企业的税负,另一方面促进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为企业创新发展增添动力。
近年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连续推出,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时间更早、力度也更大,政策效应超出预期。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明确将优惠加码,这意味着企业投入100万元研发费用,可以在所得税前享受200万元扣除额,比之前多扣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