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场战斗,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战士;每一次搏斗,都会涌现一批无畏的英雄。从3月开始的防疫保供战斗中,光明乳业生产中心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勇敢担当,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留下了鲜明、专属的英雄形象。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防疫保供的战场上,我们都是光明人”
党员就是旗帜,支部就是堡垒。为让更多市民能喝上光明牛奶,光明乳业党委一声令下,整合旗下所有工厂资源,紧急调拨全国产品,光明乳业各基层党组织迅速响应,通过开通铁路守“沪”专列,千里专送光明牛奶,第一时间驰援上海。
“从接到公司任务,到完成产品装车,我们只花了36个小时”光明乳业天津工厂厂长董彬道:“当天津铁路货运处得知这批牛奶是驰援上海的,给光明乳业开通了绿色通道,我们才能通过专列的方式,最快速度将牛奶送至上海。”为了完成紧急任务,光明乳业天津工厂组成党员突击队,13名党员带头,通宵工作不回家,连夜完成装卸任务。光明乳业郑州工厂厂长李学风表示“郑州工厂接到通知后,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党员突击队,连夜调动叉车班组,紧急进行配货、装卸,24小时内配齐所有牛奶,确保牛奶万无一失搭乘专列运抵上海。”在黑龙江的松鹤工厂,厂长韩超东接到首次保供任务后,紧急申请56节车厢,工厂成立党员突击队,临时从车间调配32名员工不舍昼夜,连续奋战30小时将1526吨牛奶装满列车。疫情面前光明人同舟共济,共同担当,以光明力量撑起我们打赢防疫保供战的希望。
“你儿子还在发烧,要么回去看看”
“没事,她妈妈在”
在生产车间、在餐厅、在工厂各个门岗,工厂员工都能够看到中心工厂副厂长马宝财的身影,闭环管理的30多天时间里,每天只能休息3-4个小时成为了他工作的常态,手机24小时开机、睡觉都要握着手机,以便随时协调工作、处理突发事件。
回想疫情伊始,工厂初步进入闭环管理的时候,马宝财的儿子正在生病,他把孩子交给妻子,自己与厂内员工一起坚守在工厂的生产一线,每天只能通过视频看望病中的孩子。在一线坚守至今,儿子的病已经痊愈,他却还没有来得及回家,离家返厂前对儿子的承诺还没有时间兑现,但他知道,他在厂里,员工心就会定、市民的奶瓶子就能端得稳。
“老妈,单位马上就封控了,
我这几天就住厂里,你照顾好自己。”
自3月工厂实施闭环管理以来,华东中心工厂后勤保障组的宓赟一刻不停歇。清晨醒来协助厂区消杀,临近中午赶去厨房帮厨,午后帮着垃圾清运,在一系列工作的间隙还要忙着发放睡袋被子、安排开放活动室、餐后安排电影;员工洗衣服没有洗衣粉,找她;员工晚上着凉鼻塞要感冒药,找她;各类行政工作的协调,找她......她飞奔在中心工厂厂区的各个角落,哪里有需要她会第一时间出现、第一时间行动,她以每天近3万步行程丈量着这片已经熟记于心的厂区,用热情和实干为坚守一线的员工带去温暖和力量。
工厂的小叮当,以“90”后特有的坚毅全力以赴保障坚守在一线员工的生产、生活需要,有求必应,使命必达。
“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每天一早,光明乳业乳品四厂的王韶明就会穿戴好防护服,背上几十斤重的药水机,对全厂进行环境消杀,往往一干就是一个上午,嘴上喊着不辛苦、洒洒水,可每当忙碌完脱下防护服,大汗淋漓的他总会略显疲态。平日里,他积极在员工微信群分享自己舒缓情绪的小秘诀,让驻场员工心态得到稳定、焦躁情绪得以改善;在员工缺少生活物资时,他急员工之所急,想员工之所想,主动担当员工与工会、工厂与生活物资供应商之间沟通的桥梁;送餐人员不够时,他主动请缨,拉着小推车为上百名员工分发餐食。他说,民生就是民心,只有生活物资保障到位了,员工才能安心,家人才会放心。在隔离中彰显英雄本色,党性光辉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绝对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不力
而让上海市民喝不到牛奶”
在防疫保供的日子里,光明乳业永安工厂的成品库领班肖盛良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他带领的6人班组,每天凌晨4点半,太阳还未升起,便开始一天的工作,他克服了人手紧张的困难,跟组员共同保障了成品库的高效运行。在完成1万多箱的库存纯奶和4千箱左右新鲜的优加牛奶装车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完成每天80吨优加的入库上高位货架工作,在他的工作词典里,从来没有马虎、懈怠、拖延、退缩这几个词,紧张忙碌、有条不紊。销售部门对永安产品每天都能及时出货的敬佩和称赞,以及上海市民能及时喝到优加牛奶就是对他和他的班组连续坚持近30天的最大安慰。
“尽我所能,力我所及,
为年轻人树立榜样,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从疫情伊始的零星封控到闭环管理的阻击战,再到如今防疫保供大决战,光明乳业永安工厂工程部领班王忠已经连续在岗近30天。他主动承担临时顶岗的责任,一人顶制冷工和司炉工两个岗位;结合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自行维修能源设备,保证设备不带病运行,减轻了工程部机修的维修压力,为工厂生产设备的能源供给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