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抗疫”巨鹿青年突击队“白加黑”不间断轮班上岗,为市民当好“蔬菜管家”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陆燕婷 发布时间:2022-04-30 20:47

摘要: 保供战“疫”中的巨鹿青年突击队。


“谢谢侬,想不到你们来得这么快!”早在4月10日,一辆上海市“菜篮子”工程专用车稳稳停靠在淮海中路街道西城居委会前,居委会工作人员接过“保供抗疫”巨鹿青年突击队队员赵慧丽的蔬菜订单,犹如吃下一颗定心丸。


据悉,3月中下旬,上海实行区域管控,菜场基本都关门了。为此,上海巨鹿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保供抗疫”巨鹿青年突击队,按照黄浦区商务委、淮海集团相关要求,把配合保障“菜篮子”民生工程作为头等重要任务,24小时不间断轮班上岗,备足货源,分装打包配送蔬菜,为周边社区送去安心菜。


平均年龄29.5岁


上海巨鹿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是黄浦区唯一一家国有菜场管理企业,管理蒙西、永年、泰康、江南、海上梦苑、马立斯和马当等7家菜场,蔬菜供应量占上海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保供抗疫”青年突击队共有20名队员,平均年龄29.5岁,最小的出生于1998年。这支青年突击队的前身是一支光荣的团队,成立于2000年,曾荣获2020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他们中有党支部书记、业务部经理,也有菜场经理、冷库车间一线工人。


小小“菜篮子”,民生“大工程”。巨鹿青年突击队队员王震和队友们商讨方案,联系当地街道,组织青年党员分散在附近各小区门口摆起流动摊位。赵慧丽的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每天清晨6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社区团购群的信息。30余个社区团购群,全部设为置顶,她的电话也对居民公开。居民每天在群内接龙订购蔬菜套餐。


有老年居民会深夜11点打来电话买菜。“套餐里有青菜2斤、土豆2个、卷心菜2颗,还有夹心肉1斤,够我和老伴吃两顿了。”五里桥街道某小区胡大爷买到了菜便格外开心。



送菜要“和时间赛跑”


居民需求越来越多,蔬菜供应速度倍道而进。封控日久,突击队收到了越来越多来自社区街道和养老院的订单。赵慧丽拿出近些天的销售统计表说:“平时日均蔬菜供应为10吨,4月1日至今每天供应45吨,队员的工作量较平时翻了近4.5倍。”


配送范围也由最初的两栋楼宇辐射到了现今黄浦区打浦桥街道、五里桥街道和南京东路等3个街道40余个小区及多个企业、养老院、机关部门。



“青菜、生菜、油麦菜等绿叶菜最为紧俏,长时高温很容易就蔫了。”巨鹿青年突击队队长介绍。如何让居民吃上新鲜的蔬菜?突击队队员们想出了各种奇思妙招。深夜0:25,仓库灯火通明,地板上分门别类地堆放蔬菜,冷风机和通风机在两侧强劲地鼓风。突击队队员和淮海集团的志愿者每5个人分成一个小组流水作业:卸车、清洗、包装、扎袋等工作有条不紊。



在装卸搬运的时候,巨鹿青年突击队队员陆彬在货车车厢门口用双臂托举着一包青菜递给队友华巍,动作轻且迅速,生怕将蔬菜压烂。“在这特殊时期,绿叶菜特别宝贵。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将损耗降到最低。”陆彬说。


和时间赛跑,队员拿出了各种“看家本领”。苏春成在巨鹿青年突击队里号称“人型电子秤”,单手一提就能估测出蔬菜的大致分量,每次打包都会适当多增加点蔬菜;“蓝芝大力士”刘华超曾是举重运动员,能轻松扛起近40公斤的大白菜,单手抱起20斤重的大冬瓜,在队里传为美谈。顾昊有独到的加工蔬菜技能,各种蔬菜刨皮刨丝,动作行云流水。陈正东戴着橡皮手套两三秒就能对装有蔬菜套餐的包装袋打好结,漂亮且结实。杨俊杰是仓库储备发货“小能手”。“现在,包装好的蔬菜从上车到小区门口,最快只需10分钟。”


“白加黑”驻守菜场


疫情犹在,突击队员不下火线。有半数以上的突击队员已经20多天没回家了。封控管理期间,突击队队员们写下请战书,向党组织主动请缨,驻守单位,保障蔬食菜品安全及时地运送到居民餐桌上。赵慧丽曾连续驻守菜场120个小时。


“当好‘蔬菜管家’必须24小时随时待命,要不然这些菜就成无主‘孤儿’了。”华巍的话让人忍俊不禁,却表达了所有驻守队员的共同心声。


3月,上海倒春寒犹冷。每至凌晨0点,巨鹿青年突击队队员陈肖俊都会将对讲机放在一旁,展开折叠床,钻进摊开的睡袋,在马当菜场的管理办公室里将就睡眠。风大的时候,鼻子会被冻得通红。


一天凌晨1点,突击队接瑞金医院紧急通知蔬菜告急。队员褚文峰听到旁边的对讲机声音,一骨碌爬起来,与其他5名队员,3分钟内到达指定岗位。隔离服、口罩、手套等装备一应穿戴好,进行配菜并对外包装消杀。经过2小时奋战,累计完成配送蔬菜8000公斤、冻品6000公斤、油脂2000公斤。临结束,褚文峰脱下蓝色隔离服时已大汗淋漓,对着半空呼出一口白气,喃喃自语:“不担心医生和病人没吃的了!”


为让货源充足,“白加黑”、打“持久战”成了常态。晚上所有车辆运送8个车次“全城出击”,前往浦东、宝山等市场补充货源。“一般能在9小时内采购蔬菜等物资7500公斤。”白天将分装好的蔬菜依次配送至有需求的小区门口。偶有空闲时刻,他们会在菜场爱心小屋阅读书籍,和家人视频通话。刘华超说:“等疫情结束,想带孩子一起在上海玩玩。”


通讯员:徐晨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打通配送“最后一公里”!月星集团...

上海每户每天有60元保供物资标准...

发挥供应底板作用,光明食品集团守...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