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全部依赖进口局面,上海石化冲刺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建设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烺 发布时间:2022-05-17 16:50

摘要: 该项目建设肩负着解决我国碳纤维产业瓶颈的重要使命,上海石化举全公司之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奋战80天,建成首套大丝束生产线!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的上海石化“2.4万吨/年原丝、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正在全力加紧复工复产。


5月8日,第一批439名施工人员率先进入工地。12日,第二批436名施工人员跟进。


在施工现场,上海石化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20人为一格,每一格配网格长,各单位派1名领导现场带班,业务部门每天专人检查管理。虽然现场人头攒动,但人人置身在“场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动态管理中。截至目前,800多名返岗施工人员均未出现异常。


据了解,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项目计划年内建成一阶段项目,年产能6千吨;至2024年全部完成,总产能1.2万吨。


项目投产后,将一举改变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有力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发展,助力中国制造。


今年元旦,首套大丝束生产线率先进入设备安装阶段。3月初,正当项目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时,上海突发新冠疫情。3月11日,上海石化迅速采取厂区自主封控管理,并对承包商人员实行“施工现场-宿舍驻点”的“两点一线”管理,确保项目节点不脱、质量不降、安全有序。


3月底,随着上海进入疫情封控阶段,项目所需的设备生产运输物流受阻,进口设备进关等无法及时完成交货,商品混凝土、焊接保护气、切割气等项目易耗品也面临断供。


4月8日,上海石化对物资断供的部分施工项目作出了“项目暂时停工,人员一定留住”的决策部署,并腾出了该公司培训中心教学楼等作为施工人员临时居住点,通过完善居住条件、指定宿舍长、实施网格化管理等措施,保障施工人员住得安全、住得舒心。


与此同时,对有条件施工的部分项目积极进行“自救”,调动运保单位上海臻友公司的力量,组织了78名驻厂人员开展电气仪表施工安装。


截至目前,首套大丝束生产线完工率接近80%,现阶段主要任务是电气仪表、电缆、控制系统等设备的安装,以及工艺配管等配套辅助设施的施工。


上海石化发展计划部总经理张春峰表示,项目建设进入全面复工后,该公司倒排时间进度表,制订精准赶工计划,有的放矢地通过增加施工力量、工序无缝衔接、适当延长作业时间等措施,在确保疫情防控和施工安全环保质量的前提下赶抢进度,力争将停工滞后的影响降到最低。


通讯员:胡拥军,龚玉兰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记者在“疫”线|曲阳家乐福首日线...

记者在“疫”线|进门看“证”、过...

疫情下上海石油沪西分公司服务“三...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