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9日,是第15个世界认可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1年度上海市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情况及2022年上海市检验检测创新案例。据悉,2021年,上海全年实现检验检测认证业务收入379.35亿元,较上年增长19.4%。上海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年营收已连续五年两位数增长。
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户均收入全国排名第一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披露,本市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各类检验检测机构1226家、认证机构163家,机构数量分别较上年增长4.3%和11.6%,从业人数约7.7万人,全年对社会出具各类检验检测报告3954.8万份。全年实现检验检测认证业务收入379.35亿元,较上年增长19.4%。全市规模以上(指年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检验检测机构424家、认证机构47家,合计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3.1%,其中1亿元以上检验检测机构66家、认证机构13家,合计业务收入占比达61.2%。
就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而言,一是规模稳步扩大,实力持续提升。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全国机构数的2.4%,创造了超全国8%的业务收入。户均收入2700.08万元,全国排名第一;人均收入52.41万元,全国排名第二。认证机构数和有效证书数量持续高速增长,机构数163家,全国排名第三,有效证书数47.58万张、业务收入48.32亿元、营业利润9.99亿元均位列全国第二。
二是市场结构优化,活力显著增强。检验检测领域事业制机构数占比远低于全国水平;企业制机构数占比82.6%,保持高位;民营机构数占比56.1%,创历史最高值;外资机构户均利润1504.3万元,经营优势明显。认证领域企业制机构数占比高达98.8%;民营机构数102家,占比62.6%,增长迅速;外资机构43家,全国排名第一。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围绕行业能级提升,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国家质检中心等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目前,上海已建成国家质检中心51家,涵盖工业互联网、机器人、5G通讯、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围绕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提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的机构数超过100多家,充分发挥了高技术服务业的支撑作用。“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和全市31家机构,为长三角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提供了高水平的一站式技术服务,促进了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
在本次疫情中,全市检测认证机构发挥技术优势、体现责任担当,切实传递质量信任,积极服务疫情防控、保障民生安全。今年以来,本市检验检测机构共计完成防护服检测近200批次、口罩检测600余批次。上海市质检院累计对1800多吨食品进行了检测,市食药检院提前3天完成进口新冠口服药检测任务,市建科检验公司为方舱医院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6月9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还同时发布了第五批通过“上海品牌”认证的25家企业25项产品和服务,公布了“十大‘上品’卓越贡献品牌”评选结果。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