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宇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可以带动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为构筑浦东新区元宇宙发展的战略优势,9月2日下午,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共同举办了以“抢占新赛道发展先机,开创元宇宙引育新局”为主题的元宇宙高峰论坛。
把握机遇、打造元宇宙产业制高点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裘文进指出:上海市已经编制了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将加强元宇宙技术从底层到应用全链条布局,重点发展数字孪生、扩展现实、智能人机交互、虚拟数字人等核心技术攻关,在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磅产品。希望浦东新区打造代表中国、引领世界的元宇宙生态圈和创新高地。
浦东新区发改委主任吴伟平表示:元宇宙产业可以带动万亿级软件产业集群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浦东新区已经在多个领域具有产业基础、高端人才、引领区等优势。我们将把握机遇,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突破、交互终端、交互融合模式、数据要素流通、行业标准制定等重点,加快元宇宙展示和应用先导区建设、推进跨界融合发展、完善元宇宙产业政策。
院士解读“元技术”发展趋势
国务院参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戴琼海以“元宇宙与人工智能”为主题,阐述了元宇宙具有沉浸式、拓展性、实时性、永续性、多元化、去中心化等特点,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含人工智能和虚拟/增强现实”,关键技术包括感知、计算、重构、协同、交互,应用场景包括城市、工业、医疗、国防、教育传播,脑科学是人工智能之源,未来数字化世界畅想无限。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陶大程以“AI+元宇宙,从技术驱动视角探索数实融合之路”为主题,以“虚拟人生”“通货膨胀”“全真互联网、互联网3.0”“元宇宙的底层逻辑”“疫情憋出元宇宙”“数字经济发展新动向”“共同富裕新途径”“互联网产业内卷”“技术创新总和”九个视角,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支撑技术在元宇宙应用上的“繁而不同”与理论突破,比如多模态学习、多任务学习。
专家分析“元产业”发展脉络
长三角数字联盟副理事长胡郁以“元宇宙的技术化、产业化、商业化发展路径”为主题,指出元宇宙技术包括智能体、通讯、沉浸式体验,产品和设备包括软硬件一体化设备、基础设施、芯片等,场景和需求包括办公、家庭、商业、交通等,商业化的来源是解决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刚需和痛点,满足用户价值和客户价值。上海拥有最具引领性的消费意识、消费理念、消费品味、消费能力,引领中国最大经济带,长三角的消费趋势,具备与消费(需求端)、与生产(供给端)、与金融的全面连接能力,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华为移动互联网事业部创始总裁朱波以“让元宇宙去改变”为主题,表示元宇宙从“新的用户经济、硬件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区块链技术”等方面,开启了数字经济新纪元,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推动力;元宇宙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平台的产生,可以快速衍生、催生“元宇宙”场景的新业态、新生态、新场景链、新产业链、新流量链;元宇宙+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将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融合、社会生活与数字生活融合、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科学研究与数字技术融合、文化艺术与数字资产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