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倒计时20天。过去四年间,每年11月5日到10日,老朋友来了又来,新朋友慕名而至,纷纷参加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经济韧性十足,中国机遇不容错失,这已成为全球参展商的共识。
1500件新产品、新技术完成首秀
众多展商变身投资商
这种共识在进博会数据上就能管中窥豹:统计显示,四届进博会,总计有超过1500件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完成全球或中国大陆首秀,累计意向成交达2723亿美元,特别是第三届进博会,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依然实现增长,向世界展现了进博效应和中国的吸引力。
10月2日清晨,一批重卡展品在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码头靠港。其中,氢燃料重卡赫然在列。这是现代汽车集团为本届进博会带来的重磅展品之一。作为全球首款量产并已开始销售的氢燃料重卡,该展品在参展前颇受国内市场的期待。
作为全球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先企业,现代汽车集团始终将中国视作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该集团表示,将持续加大在华投入,进一步加速氢燃料电池技术与产品的本土化。其中,现代汽车商用车已在中国获得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生产资质,正在积极探讨本地生产计划。现代汽车集团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与销售基地“HTWO广州”预计于年底正式竣工。
可以发现,借助进博会这个大平台,一系列进博会的展品在上海变成商品,展商成为了投资商,各项尖端技术的加速应用则有力带动上海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上海的实到外资连续多年稳步增加,并且屡创历史新高。
今年是乐高集团连续第五年参加进博会。作为进博会“五年级生”,乐高集团在过去五年中积极利用进博会带来的市场机遇,充分发挥进博会将“展品变商品”的加速作用,在华业务取得了丰硕成果。
过去四届进博会中,乐高集团都会发布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玩具产品,例如乐高中国传统节日套装和乐高悟空小侠系列等新品,引发中国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与此同时,该集团也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积极拓展品牌零售网络。乐高集团的品牌零售业务已进入中国大陆100多个城市,总计已开设超过380家品牌零售店,覆盖了绝大多数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中国是乐高集团的重要战略发展市场!”乐高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黄国强先生表示,2022年初,集团宣布进一步加大对嘉兴工厂的投资,以响应和支持本地业务的增长。此外,乐高已在上海建立了其中国总部办公室,并成立了其数字化技术中心。
展会年年推陈出新
企业、展商“一位难求”
五年以来,进博会都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主题始终未变,但展会本身每年推陈出新、发展升级。
由于进口博览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提升,企业商业展“一位难求”,首届进博会后,“四叶草”就启动了展览规模提升工程,将国家会展中心北侧的1、2馆,由单层展厅通过“加层”改造成为双层展厅。改造后,展览面积增加近6万平方米。
更多时候则结合了民众热点及行业发展趋势,通过设立新的专区,提前划一划当年的“进博重点”。
例如,第二届进博会企业展面积就经过了两次扩容,新设置的消费品新品专区增加了养老等题材,并首次增设户外室外展区,新增室外汽车“无人驾驶”活动区以及冬奥会冰雪项目体验区。
第三届进博会更多关注了疫情防控的主题。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新设了总面积达11000平方米“公共卫生防疫专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的物资、预防、监控和治疗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相关产品,都被纳入专区集中展示。
第四届进博会的服务贸易展区首设文物艺术品板块,1200平方米的文物艺术板块展区,云集了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等20家知名境外机构参与,申报展品178件艺术作品,总价值超过23亿元,为原本热闹的进博会更添一抹亮色。
同年新登场的绿色智能家电及家居和体育用品及赛事等专区也亮点频现。大家一定记得去年进博会进行全球首秀的博世除菌净味仪,可以智能识别咖啡豆品类进而选择饮品类型的德龙家用人工智能咖啡机;借着北京冬奥的热度,冰雪运动也唱起了体育用品及赛事专区的主角——迪卡侬带来了全球首发的可调节儿童初学滑雪板,FILA的专业滑雪服在进博现场进行了全球首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进博会又新设立了农作物种业和人工智能等专区,并拓展创新孵化专区,在涵盖汽车、技术装备、医疗等领域基础上,新增了体育、时尚设计等题材。
而新的变化必将带来更多与众不同的进博新体验与新收获。
累计引进进博展品21.4万种
“6+365天”平台提高人们生活品质
进博会的线下展会时间只有短短6天,但源源不断地“进博红利”却通过“6+365天”交易服务平台加速落地。
五年来,上海还累计认定了60家“6+365天”常年展示交易服务平台,累计引进进博会展品21.4万种,进口商品2480亿元。
第二届进博会落下帷幕后,不少“明星展品”就运去了距离“四叶草”不远的虹桥品汇,5辆来自美国的古董车成为了当时“进口汽车馆”的网红;2020年首次参展的比利时国宴冰淇淋品牌“遇喜”在步入国家会展中心前,已在虹桥品汇安了“家”,国内消费者便能提前买到、品尝到甜甜蜜蜜的“进博同款”;去年11月,虹桥品汇二期A栋8万平方米的新馆启用,除了现场销售、展示价格大多低于市场同期20%的进博商品,还在B1层搭出了专门的直播基地。
想要在市中心、家门口买到“进博同款”也越来越方便。此前南京路步行街上的“进博集市”不仅吸引了一众上海市民前来“买买买”,还成为了外地游客心目中的知名打卡点;今年“五五购物节”期间,“进博集市”又开进了徐汇绿地缤纷城,阿富汗松子、叙利亚玫瑰精油、土耳其手工地毯、伊朗陶瓷摆件、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日本空气炸锅等一批人气进口商品都给出了低至五折的优惠。
国内消费者的热情以及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让越来越多的海外企业、展商通过进博的平台“走进来”又“留下来”,从一次小小的参展“出差”,到全年驻守门店、商铺,持续带来家乡的特色产品,成为了持续释放进博会溢出效应、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