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又诞生了一座百亿元税收楼!10月31日,记者从长宁区了解到,位于辖区内的金虹桥国际中心成为2022年上海首幢税收额突破100亿元的商务楼宇。同时,其也是继上海恒隆广场、上海国金中心后,上海第三幢百亿元税收楼。
创沪商务楼宇单位面积产税高峰纪录
这座新诞生的百亿楼可谓非同凡响。据长宁区促投办(金融办)主任游雁介绍,金虹桥商务面积11万平方米,楼宇单位面积产税超过9万元/平方米,同步创造上海商务楼宇单位面积产税的高峰纪录。
金虹桥的地理位置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紧紧抓住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两大重要战略机遇的溢出效应,地处虹桥之源、虹桥经济开发区和中部数字应用场景集聚带交融区域,周边汇集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多国驻沪领事馆,外贸表现活跃。
目前,入驻企业135家,外资企业占比近一半,在线新经济类产业占比近三分之一,现代商贸和服务类产业占比近三分之一。拼多多、康宝莱、亚瑟士、杭州微米网络、卓莓企业管理、兄弟中国、友塔网络、汐熵科技、三星SDI、……一连串互联网+生活、大健康、人工智能、金融服务等数字经济新领域的知名企业在此“安营扎寨”。
“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双管齐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栋楼内,世界500强企业达到了8家。究竟是什么原因能够吸引到这么多优秀企业长期驻扎在此呢?
简单来说就是,“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双管齐下,既注重通过提升楼宇的品牌影响、硬件设施和服务品质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同时,又注重通过维护优质企业的稳定发展促进楼宇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品质化,从小处着手,把细节做细,更贴近企业需求。
早在2014年金虹桥开始招商前,长宁区就及时介入,在政策支持、产业定位、企业资源等方面提供帮助,并促成拼多多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金虹桥。
因此,金虹桥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很清晰,欢迎外资、科技、媒体、通信、数字经济领域等优质企业的选择。如今,楼内世界500强企业就达到8家。此外,还有发展优势突出的重点企业因为效益增长、板块增加,产生企业裂变集聚,从一家变成了多家,从上下游变成上下楼。
2021年以来,拼多多在仓储、物流及农货源头布局新一轮投入,探索“农地云拼”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农产品需求“拼”在云端,从保供应、保民生、保质量出发,销售额一路走高,先后成立胡桃街、禹璨两家关联公司入驻金虹桥,成了金虹桥冲刺百亿楼的主力军。
去年以来,金虹桥坚持发掘和引进新客户,为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点,引进三星SDI、科汉森、才俊集团事务所等一批品牌和业务发展优异的新鲜血液入驻。
“百金买屋,千金买邻”,高品质企业的入驻势必会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的目光。超高起点的规划、超大规模的体量、超高品质的定位,再加上龙头企业的明星带动效应,促成了金虹桥中心今天的风采。
“金字招牌”凝聚着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游雁坦言,作为楼宇经济的行业主管部门,区促投办(金融办)也在不断总结探索思考“金虹桥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希望能够加强复制推广,更好地发挥商务楼宇作为经济发展“主阵地”、营商环境“主战场”、产业转型“主空间”的重要作用。
据介绍,长宁区通过“政府+楼宇+企业”三级联动,打造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这块“金字招牌”,凝聚着政府、楼宇、企业的共同努力和共同浇注。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长宁就将区委常委会开进了金虹桥商务楼里,了解楼宇情况,听取企业诉求,现场办公协调问题,专题研究楼宇经济工作。
这是长宁“三级三系”服务机制的一项具体举措。从领导包干重点楼宇,到为每幢重点楼宇配备专职服务“楼小二”,再到探索建设“党建引领、空间共享、服务组团、便捷高效”的“楼门口”服务体系,以“零距离”服务进一步打造楼宇经济“加分项”。
长宁区建立“三级三系”服务机制,形成区领导重点服务、部门专业服务与属地综合服务相结合的重点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紧密政府部门、楼宇业主、企业三方联动,进一步提升全区“一盘棋”的招商能级以及“一体化”的服务水平,全区上下形成了围着产业“跑”、跟着问题“走”、瞄着企业“转”的良好营商环境。
楼宇所在的天山路街道则坚持“企业问题清单”和“政府服务清单”服务机制,第一时间主动掌握企业动态和需求,第一时间主动提供精准服务。“力求扶在点子上、帮在关键处,把服务做在企业开口之前。”天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余双直言。
据悉,其聚焦企业业务发展、人才引进等核心需求,推动楼内企业基于内循环的业务融合,引导上下游企业的产业集聚,解决外籍员工来沪邀请、用工许可、高管落户和子女教育、人才租房等问题,让企业无后顾之忧。例如,助力卓莓公司在云南设立种植基地,解决三星公司办公用房问题等。
贴心服务让1.2万名白领不舍得走
目前,每天超过1.2万名白领在金虹桥楼内的各家企业工作。如何服务好这些企业和员工,也成为了这栋百亿楼诞生背后的主要助推力。
“楼宇服务舍得投入、乐于付出,入驻企业对楼宇更加信赖。”已在楼内扎根多年的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拼多多)副总裁戴志辉深有感触。
比如上班上下电梯这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在金虹桥里会有着细致的安排。针对拼多多上千名员工上班时间集中在上午10:40-11:00的情况,金虹桥预留电梯并实行蛇形专用通道避免拥堵。同时,为了尽量减少影响其他企业使用电梯的情况,这个时段会开启一部应急专梯,并且告知所有租户,如果有重要访客来访,可以提前与物业方联系,金虹桥会为其开启快速通道,将大客流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而在金虹桥物业管理人员的手机上,有一个DBM小程序,通过这个小程序,能全时段全方位对大楼全覆盖检查,将以前发现问题再人工派单的处理流程变为了实时发现问题、实时拍照上传、实时负责处理的快速工作流程。
设置于8楼的“健康服务点”则以“提高楼宇职工健康”为承诺,会定期邀请三甲医院的专家和社区医生坐诊,服务对象不仅仅在工作在金虹桥的人员,还辐射到周边写字楼的人群。
楼内的“准妈妈”和行动不便的员工,全部登记造册,每月更新,经过大门、电梯时,总会有人跨前一步服务,“搀一把”“扶一把”体现了浓浓的人情味。
也许正是这一个个小小的细节,让入驻企业有了家庭式的温暖,也增添了企业对楼宇的“依赖”和“粘度”。如今,金虹桥的租金虽然是周边商圈最高的,但出租率达到99%,一铺难求。租金和物业费不用催收,收缴率就达到了100%。这些数字不会发出声音,却说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