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结算免备案惠及246万参保人员!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推进医保公共服务便利化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美慧 发布时间:2022-11-15 15:08

摘要: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下,示范区医保部门在推进示范区的医保公共服务便利化的角度惠及三地居民使用等方面不断完善相关服务。

11月15日上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三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介绍示范区三周年建设情况。上海市医保局副局长曹俊山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下,医保部门在推进示范区的医保公共服务便利化、惠及三地居民使用等方面,有许多创新突破。


前两年,示范区不断完善相关服务:


一是实现示范区内异地结算免备案,三地参保人员在示范区内异地就医,无需办理备案即可直接拉卡结算。此政策已惠及三地246万参保人员,并覆盖示范区所有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


二是实现示范区“医保电子凭证一码通”,依托国家医保电子凭证,积极拓展应用场景,三地参保人员只需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即可实现“不带社保卡看病”。目前,示范区75家定点医疗机构已开通该功能。


三是实现示范区内医保服务事项统一,按照事项名称、事项编码、办理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服务标准“六统一”原则,上线统一事项15项,包含三地一站式联办事项5项,实现经办服务便利共享。截至2022年10月底,完成三地参保人员医保业务经办38万人次。


四是实现示范区内异地医保联审互查,对示范区内异地就医的费用实现全方位的监管,实现基金监管同城化。截至2022年10月底,三地开展联审互查17轮次,涉及2.5万人次,医疗费用995.4万元。


今年以来,示范区重点推进了三项工作:


一是在前期试点基础上,不断拓宽门慢特病结算病种范围,目前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等门诊慢特病均已实现直接结算。截至10月底,三地参保人员在示范区内门慢特病直接结算11.8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2.6亿元。


二是为缓解疫情期间看病、配药难,着力推广“互联网医院”网上结算功能,形成“点上实践、面上推广”良性循环。以示范区内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为例,截至10月底,已经累计结算101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2亿元。


三是着力推进信用就医结算服务,三地参保人员在“随申办”上完成信用签约已经,就可以在本市已经开通此项功能的441家定点医疗机构当中享受“信用就医、无感支付”的医保服务,就医流程更加便捷和优化。


曹俊山表示,下一步,医保部门还会继续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不断优化示范区的医保异地直接结算政策,不断拓展直接结算范围,持续深化医保公共服务的便利共享,持续提高示范区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摄 影:李美慧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112项制度创新、108个重点项...

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周昨日开...

中建八局青浦研发生产项目今日首栋...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