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乌小蟹”变身“长脚蟹”!上海大闸蟹消费白皮书出炉:沪每年大闸蟹消费量8至10万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陆燕婷 发布时间:2022-11-17 14:29

摘要: 上海大闸蟹消费白皮书出炉


一直被认为长不大的“乌小蟹”在它的故乡崇明长大了,曾经“面黄肌瘦”的穷小子长成了“青背、金爪、白肚、黄毛”的高富帅。11月17日,首届“崇明·光明”清水蟹文化美食节在崇明农场瑞华果园开幕。现场,崇明农场与上海商情信息中心共同发布《上海大闸蟹消费趋势白皮书》(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上海每年的大闸蟹消费量在8到10万吨左右,占全国大闸蟹消费总量的10%。


白皮书指出,尽管上海每年的大闸蟹消费量居高,但上海本地产的大闸蟹仅有1400吨左右。其中,3—4两/只的中型大闸蟹在消费市场上最受欢迎,是超过七成以上消费者购买时首选规格。


业内指出,曾经,崇明由于水质偏咸导致成蟹“早熟”,生长困难,蟹在崇明本岛总是养不大,因此崇明蟹被称为“乌小蟹”或是“小毛蟹”。如今,崇明通过河蟹产业体系引入生态养殖技术与养殖基地标准化改造,实行科学管理,成功养大“乌小蟹”,摘除了“小”的帽子,“崇明老毛蟹”也被正式更名“崇明清水蟹”。


为稳控清水蟹种源,提升成蟹品质,崇明农场将在长江标准化水产养殖场区域内与海洋大学合作,在原有的3000亩养殖面积基础上,再打造一座2500多亩的清水蟹现代化养殖基地。通过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在“江海21”基础上,加大对优质蟹苗的培育,以养殖高规格、高品质成蟹为标准,努力为崇明清水蟹养殖产业化、标准化提供示范引领,为整个崇明清水蟹的地理标志性产业链发展提供安全、可控的优质种源服务。



据了解,上海崇明农场有限公司旗下瑞华实业公司在崇明岛主要有两个养殖基地,分别是:跃进水产养殖场以及长江珍品养殖场:综合区域面积达3000多亩。虽然今年崇明岛的螃蟹产业历经了高温天气、咸潮来袭、蓝藻污染等磨难,但是崇明农场依靠专业养殖团队的理论指导和现场实践,仍然收获了鲜香甜肥的清水蟹。据悉,今年将收获90吨优质清水蟹。


根据白皮书显示,品牌印象在购买大闸蟹时尤为重要,有近七成消费者表示品牌大闸蟹比无品牌大闸蟹更值得信任。其中,在“食品安全更有保证”“养殖环境更安心”“更干净卫生”“送礼更体面”等方面,品牌附加值尤为突出。崇明作为世界级生态岛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谈及对于崇明产的大闸蟹的印象时,“生态绿色”“养殖环境好”“口感不错”等已成为崇明大闸蟹的“标签”。但与此同时,“宣传不多”“购买渠道少”“缺少品牌”等也成为了崇明大闸蟹发展需突破的壁垒。


未来三年,崇明农场将围绕“小高巧”产业定位,形成万亩清水蟹养殖规模。同时,努力构建以“清水蟹、番茄、玉米”为主导产业、以瑞华果园为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平台的“3+1”产业结构。把握崇明·光明清水蟹文化美食节契机,形成清水蟹产业联盟及销售联盟,砥砺做强清水蟹市场、打响清水蟹品牌的决心。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大闸蟹走红黄金周餐桌,平台线上订...

阳澄湖大闸蟹源头直采,美团买菜最...

提前两个月采样检测,上海大闸蟹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