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国家卫健委回应了《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下调高血压诊断界值的建议,称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也就是说,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仍为≥140/90mmHg(毫米汞柱)。
此前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学术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正式颁布,建议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毫米汞柱)。
劳动报记者采访获悉,由于卫健委宣称未调整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所以目前来看,这份指南,对健康告知、核保没有影响。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表示,专家建议的高血压标准主要是为了将高血压防线前移,及时干预,尽早治疗,降低发病风险;核保是基于疾病带来的重疾和死亡风险,所以不影响核保结论。
那么,如果未来标准有所调整的话,会给核保和投保带来哪些影响?明亚保险经纪公司资深合伙人陆铮刚对此梳理了自己的几点意见:
1 对已经买过保险的人是否有影响?比如购买保险前,血压处在130-139/80-89,后期会出理赔纠纷吗?
答:不会,已经投保过的,理应按投保时的标准为准。行业里面有过类似案例,比如,2021年1月份《重疾新规》颁布的时候,实行的也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2 对卡在两个标准之间的投保人,投保是否有影响?
答:分情况对待,举例说明,比如一个135/86的被保人:
A 某保证20年续保的百万医疗险,健康告知当中询问,是否有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此种情况下,大胆投保,无需告知。中国保险业实行的是有限告知制度,有问必答,不问不答。
B 某保险公司重疾险,健康告知当中要求告知是否有高血压,但未提及具体数值,此种情况下,如果标准调整,稳妥起见,建议被保人告知,走人工核保,或者智能核保,让保险公司来判断核保结果。
最后要说,专家建议的出发点是让大家更加重视高血压,通过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法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因高血压而引起其它的疾病,让大家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所以不管是否投保,身体健康要引起充分重视,让那张保单备而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