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5日,沪指高开高走,盘中单边上行,大涨近2%收复3200点,深成指亦走高涨近1%,创业板指走势相对疲弱。两市成交额突破万亿,北向资金净买入近60亿元。
截至收盘,沪指涨1.76%报3211.81点,深成指涨0.92%报11323.34点,创业板指跌0.26%报2377.11点;两市合计成交10551亿元,北向资金净买入58.93亿元。
盘面上看,保险、券商、银行、酿酒等板块走强,航运、港口、建筑、建材、钢铁、有色、煤炭、地产等板块均上扬;央企改革、航运概念、黄金概念等题材表现活跃,新冠检测、光伏、储能概念等走弱。
兴业证券指出,11月以来国内疫情出现反复,成为对经济预期以及A股市场的主要抑制力量。而当下,第一,防疫措施优化下,市场对于经济的担忧有望缓解。第二,各项“稳增长”政策也在加速落地,并有望托底经济。第三,外部风险也在减弱,外资大幅回流。尽管12月2日公布的美国11月非农和平均时薪数据再超预期,但市场仍在继续博弈美联储12月放缓加息脚步,带动美债利率、美元指数回落,外资重新回流。第四,从估值、股权风险溢价来看,当前市场仍处于高性价比的底部区域。截至12月2日上证综指12.4倍、创业板指39.5倍的PE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与此同时股权风险溢价也分别处于2010年以来74%和95%的历史高位。
结构上,短期内继续重点关注“大消费”和“国企央企”的修复机会。一方面,防疫政策持续优化,有望提振大消费业绩修复预期。另一方面,此前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外资大幅流出一度冲击外资重仓的消费板块。而近期外资已在快速回落,且消费仍是其重点加配的方向。此外,近期各类政策、事件密集催化。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同时,权重板块在前期内外部风险冲击下,当前估值已处于历史底部,存在修复空间。
西部证券分析称,结构上看,随着年末政策窗口期临近,医药、家电、食品饮料、金融地产行业的估值切换行情仍是当前主线。随着年末政策窗口逐步临近,资源和信息安全密切相关的农业、半导体、信创和军工行业正在进入布局期。近期寒潮临近,关注御寒服饰、燃气和取暖电器等投资机会。主题方面关注虚拟现实,数字货币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