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食品安全抽检:5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噻虫嗪和噻虫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陆燕婷 发布时间:2023-02-22 17:23

摘要: 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2月22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披露食品安全抽检结果。本次抽检信息涉及5大类食品,包括: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乳制品和食用农产品等。抽检样品共计1090批次,其中合格1085批次、不合格5批次。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噻虫嗪和噻虫胺。


不合格样品为:


一是香蕉,其销售商为上海市青浦区王德强水果店,网店名称美团网双龙水果超市(体育场路)。不合格项目:噻虫嗪和噻虫胺。


二是大红椒(辣椒),其销售商上海盒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静安第二分公司,网店名称盒马鲜生盒马(大宁店)。不合格项目:噻虫胺。


三是老姜,其销售商华新农贸市场黎忠胜,网店名称美团网菜队长(华新农贸市场店)。不合格项目:噻虫胺。


四是豇豆,其销售商淀湖农贸市场王丽,网店名称饿了么好又鲜(淀湖农贸市场店)。不合格项目:噻虫嗪和噻虫胺。


五是北海道牛奶味面包专用油,其生产商无锡市都萨食品有限公司,销售商上海冠欣贸易有限公司(淘宝),网店名称蛋糕爱上面包。不合格项目:酸价(KOH)(以脂肪计)。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出,噻虫嗪,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的杀虫剂。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噻虫嗪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嗪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噻虫胺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长期食用没有清洗干净带有残留农药的农产品,可能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加重肝脏的负担,或者引起恶心等。


而酸价可用于评价油脂酸败的程度。油脂酸败可产生醛酮类化合物,长期摄入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明显辨别出其有哈喇等异味,需避免食用。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要求相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依法查处,进一步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并将相关情况记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查处情况由企业所在地负责案件查办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按规定公开。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半年上海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98...

记者“卧底”发现餐厅使用过期食材...

一餐饮企业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