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复苏、企业融资需求回升!沪银行信贷“开门红”: 1月多增17亿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赟 发布时间:2023-02-22 17:23

摘要: 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已逐步向常态回归,特别是企业资金需求意愿明显提升。

进入2023年,国内经济呈现较明显的复苏态势,市场对经济平稳回暖的预期进一步增强,从1月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来看,通胀整体温和、经济景气度触底回升。记者从上海多家银行获悉,在实体经济资金需求回暖以及政策发力推动下,信贷数据持续向好。从贷款流向看,重大工程、制造业、消费领域等均为重点。


信贷向绿色、重大工程领域倾斜


春意渐浓,申城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今年以来,上海市已签约重点产业项目超160个、总投资1000亿元,新开工重点产业项目超60个、总投资超700亿元。


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银行业持续发力信贷投放。


上海圣永丞半导体主营半导体行业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该公司于2022年2月27日在临港新片区开业投产后不久,受多重因素影响进入封闭生产阶段。


由于新产品还处于打样阶段,老产品应收账款的回款受限,企业出现资金缺口,上海银行与上海市融资担保中心合作的信用流贷正好解了圣永丞半导体的“燃眉之急”。据了解,目前上海银行的信贷资源向绿色、制造业、科创行业等领域倾斜。


“今年开年以来,信贷结构正在持续优化中,”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行在基础设施贷款、绿色贷款、幸福产业贷款、住房租赁贷款、供应链贷款、普惠贷款等领域投放呈现良好趋势,高于贷款投放平均增速。


在信贷投放重点上,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将主力拓展绿色信贷、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同时,加大科技研发贷、专精特新信用贷等产品的推广,提高对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能级。


此外,上海农商银行方面向记者表示,在经济提振背景下,该行也将重点支持五个新城、南北转型等重点区域发展,跟进市、区两级重大项目建设,支持绿色金融,镇村金融,园区经济。


企业信贷表现强劲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有统计显示,这创下单月信贷投放历史新高。


上海方面,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1月份上海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063亿元,同比多增17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2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9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9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8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9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组研究员周茂华表示,1月新增信贷强劲主要贡献来自企业部门,其中,制造业和基建领域信贷需求扩张抵消了房地产企业信贷融资低迷表现。同时,国内积极保障重点基建项目融资。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已逐步向常态回归,特别是企业资金需求意愿明显提升。此外,政策层面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靠前发力,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回暖。


居民消费贷逐步回暖


为促进商业加快复苏、消费潜力释放,记者发现,多家银行推出价优量大的信用贷款,且整体来看,当前多家银行纷纷取得良好的消费信贷“开门红”。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信用卡营销中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该分行信用卡客户累计交易额接近40亿元,远超疫情前的2019年1月份的23.4亿元。其中,餐饮、娱乐、商旅出行等线下场景消费均有大幅增长。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份,交通银行借记卡消费交易金额相比疫情前出现大幅提升,较2019年1月份增幅46%。同时,1月份,该行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增幅明显,较去年同期增长39.68%。其中,汽车消费贷款累计投放超过1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4倍。


交通银行个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主要聚焦线上消费、境内外旅游、场景服务等多方面,同时将持续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升级各类场景消费贷款产品。下一步还将持续推进老字号等国潮品牌促消费活动。”


周茂华表示,随着疫情干扰减弱,此前受抑制的零售、餐饮、文旅等行业盈利景气度将逐步改善,交通出行、餐饮住宿、文旅娱乐、美妆日用等领域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一些高档耐用品、装潢装饰、汽车等均将成为消费信贷发力重点。


不过,居民部门信贷需求依然偏弱。从1月全国人民币贷款居民部门数据来看,短、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341亿元、2231亿元,同比分别少增665亿元、5193亿元。


对此梁斯认为,虽然1月居民消费热情回暖,但尚未达到疫情前水平,特别是中长期信贷需求疲弱,居民购房动力仍未明显转暖。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老夫妻收到六张百元假钞不自知,存...

银行网点人工柜台为何只开了一半?...

警银协作联动持续推进“断卡行动”...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