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5日,以“打造创新主引擎 抢占未来新机遇”为主题的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在宝山区金色炉台大厅召开。会上发布了《2023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榜单评价涉及1500余家企业,涵盖本市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上市公司、新兴产业百强企业、民营制造业百强企业以及承担市级重大项目的企业等。硬核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3+6”产业体系,属于三大先导产业的企业为59家,属于六大重点产业企业数量为96家,通过主板、科创板等上市的企业数量占比达到52%。
上海市政府副市长李政在大会上为张江、临港和大零号湾3家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授牌。未来产业先导区将在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成果转化、示范应用等方面发挥先导引领作用。上海(张江)未来产业先导区将发挥大科学装置、高能级创新平台和硬核产业集聚优势,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际一流科学城定位,重点布局未来健康、未来芯片、未来智能以及未来能源材料等领域。目标到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左右。上海(临港)未来产业先导区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开放优势和前沿产业集群优势,以国际开放创新为引领,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重点布局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等重点领域。目标到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上海(大零号湾)未来产业先导区将发挥高校资源集聚、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品牌和紫竹国家级高新区高端产业集聚优势,以校企联动融合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活跃为特色,重点布局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三大方向。目标到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左右。
大会举行了第三批创新型企业专项金融支持方案签约仪式,推出“研发贷”、“引航贷”等特色服务,支持本市创新型企业研发活动产业化。前期,市经济信息化委已与10家银行开展合作,聚焦企业普遍存在的研发投入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现金流紧张,信贷融资抵押难、利率高、审批周期长等痛、难点问题,提出多项特色专属金融服务,为本市企业的各类创新活动提供专项信贷资金规模8200亿元。目前,已累计服务2100余家企业,提供专项信贷资金支持1686.56亿元。
最后,大会发布了《2022上海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报告》和《2022上海市质量标杆成果案例集》。《2022上海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报告》分为综合篇、区级篇、企业案例篇三大部分,分别重点反映了本市、区和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推出的重要举措、取得的突出成效以及形成的经验做法。综合篇整体分析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国内外产业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详细分析了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发取得的主要成效以及企业创新水平。
头图为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