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国际范、上海味、时尚潮、烟火气!6月3日晚,由市商务委、市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黄浦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上海夜生活节”在沪正式启幕。
推出100个夜生活好去处
为丰富夜生活新场景、新地标,经各区推选,今年夜生活节发布100个夜生活好去处。水岸夜生活好去处包括世博源、BFC外滩金融中心、普陀88部落、苏河湾万象天地、西岸凤巢等35个“一江一河”沿岸特色地标;潮流街区夜生活好去处包括张园-茂名北路限时步行街、大学路限时步行街、蟠龙天地、衡山坊、今潮8弄、吾品田等35个特色商业街区地标;邻里夜生活好去处包括杨浦悠迈生活广场、崇明海上花岛、百联世纪夜肆等一批15分钟便民生活圈特色地标,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元的夜间消费选择。此外,发布《上海潮流夜生活指南》,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精准化消费攻略。
据悉,为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浦区正在率先建设“上海市夜间经济精细化治理示范区”。黄浦区商务、公安、绿化等9部门共同出台《关于推动黄浦区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以规划引导、市场驱动、标准对接、制度创新为着力点,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黄浦区夜间经济发展共同体理事会制定《进一步推动黄浦区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指引》。近期黄浦区还将出台《“外摆位”试点导则》,提升城市精细化、智慧化治理水平,为夜间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3上海夜生活节正式启动。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享受时尚上海夜生活
傍晚时分,BFC外滩枫径人头攒动,今晚这里开启了上海夜生活节的OPEN NIGHT。在这里,喝一杯啤酒、来一点烤串,还能寻觅老上海风味的栀子花手串,或是觅得一本图书,享受外滩边的上海夜生活。
享受时尚上海夜生活。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我们是来自北京的啤酒,叫做‘赤耳’。今天是第一次来到BFC外滩枫径,带来的是自家主打的绿豆啤酒。”赤耳啤酒负责人毛卓告诉劳动报记者,绿豆啤酒代表绿色心情,尝一口满是绿豆棒冰的滋味。童年吃着绿豆棒冰长大了你就来点绿豆啤酒,让人一口回到小时候。”
记者穿梭在BFC外滩枫径,闻到了熟悉的属于上海的栀子花香。姜爱玲阿姨是地道的老上海,此次,她由主办方请来现场,穿起了栀子花手环。“来外滩‘嘎闹忙’,给夜生活添点上海香。”而在夜市里,还能找到地道的上海葱油饼等海派美食。
BFC外滩枫径人头攒动,今晚这里开启了上海夜生活节的OPEN NIGHT。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海派美食葱油饼。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把线下酒吧里的创意饮品搬来了,许多都是独家创新,扫一扫还能加入线下社群。”公路商店线下负责人薯熊告诉劳动报记者。包括公路商店在内,夜市里还有不少“网红店”,乐开书店店主赵艳苹则告诉劳动报记者,今年,又把书店带来了上海夜生活节的OPEN NIGHT现场,中国玩具收藏家陈国泰先生是图书《中国小玩意》的作者,由其原创设计、由上海铁皮玩具厂生产的铁皮玩具,也在现场展示。夜市里,还能淘到由汉声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山西面食》等特色图书以及部分作家的限量签名本图书。
劳动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上海夜生活节期间,全市活动精彩丰富。例如,浦发银行信用卡首次推出千万级“浦发66夜生活消费券”,消费券覆盖BFC外滩金融中心、前滩太古里、陆家嘴中心等近20个商场,覆盖商户超500家。百联集团投入亿元营销资源,推出“百联之夜”,联动百家商圈门店,20个潮流活动,200多款网红新品点亮“一江一河”,辐射核心商圈和五大新城。
上海夜生活节活动丰富。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上海贵酒聚焦创新消费业态模式,发放价值3亿元优惠券,联合百家餐饮创新消费体验,打造贵酒体验中心新地标。滴滴每日配置5万份出行礼包,开展绿色低碳夜骑活动。静安露台季将组织中信泰富广场、苏河湾万象天地、兴业太古汇等,围绕与“艺”联动、与“动”结合、与“食”融合、与“购”联合4个方面开展系列活动。全新开街的杨浦大学路限时步行街以咖啡为亮点,举办大学路咖啡文化节以及上海咖啡文化周闭幕式。首届徐家汇夜生活节围绕“潮流+”、“本土+”,举办徐汇体育消费嘉年华,发放超万张夜间消费券。
为“夜上海”增添艺术魅力
6月3日晚的启动仪式上,美团首次发布“24小时上海”夜间消费活力指南,围绕夜食、夜娱、夜动、夜读四大板块,推出一批具有新潮玩法、小众独特体验、24小时营业等特色的夜间潮流消费目的地。
据美团数据显示,夜间服务消费总体呈现整体消费复苏势头强、深夜消费潜力大、新业态发展活跃的特点。今年1-5月,上海夜间服务线上消费订单规模同比2021年增长近四成。上海22点以后的夜间生活服务消费占深夜消费时段的22%。南京西路-静安寺、南京东路-人民广场、迪士尼、陆家嘴-八佰伴、五角场-大学路为上海夜间生活服务消费规模指数排名前五位的商圈。上海夜间消费品类多元丰富,涉及餐饮、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10大品类,24小时营业的健身房、自习室等新业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上海夜生活节活动丰富。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上海夜生活节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前来感受海派夜生活。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今年,上海夜生活节还积极挖掘“夜上海”背后的人物故事和奋斗梦想,联合微信视频号发起“漫游上海小店”直播计划,通过“短视频+直播”培训、流量扶持,展示66+海派小店的人文故事,守护城市匠人精神。联合二更传媒共同打造《夜生活造梦师》纪录片,推介6位夜生活造梦师和特色项目。
此外,二更传媒还将旗下两个最具影响力的内容IP《最后一班地铁》和《此食此客》引入上海,推出“魔都季特别节目”,致敬上海夜归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也推出了全新的《夜次元:奇遇之夜》主题展览,邀请9位青年艺术家和多个社群开启艺术奇遇夜,为“夜上海”增添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