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期三天的“2023国际会展业ceo上海峰会”6月21日在浦东闭幕。这是中国会展业在经历三年重大挑战后重启的国际峰会。记者了解到,此次峰会聚焦国际会展业热点和趋势,特别关注国际视角下的中国会展业的发展问题,已被国际展览业协会(ufi)列为特别支持的三大高端国际论坛之一。
专业展览各项数据创下新高
“我们已计划今年10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汉诺威上海工业联展,展会规模预计达到23万平方米,将吸引超过3000家头部专业展商,以及超过14万名专业观众和现场买家共同参与。”在峰会浦东专场早餐会上,德国汉诺威展览集团高级副总裁克里斯蒂安·菲佛一上来就赞叹了最近几个月浦东会展业的复苏速度。
数据显示,今年3月,浦东用“双首展”按下线下会展重启键后,会展业发展势头迅速抬升。前5个月,浦东主要场馆共举办各类展览56场,总面积247.1万平方米,占全市的46.4%,吸引展商2.3万家、专业观众130.7万名,展览面积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七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展商和观众参展“拓业务、抢订单”的需求意向尤为强烈,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一批专业展览,在各项数据上都创出历史新高。
菲佛也对加码布局浦东信心十足:“我们每年在中国举办近30场展会,涵盖工业制造、动力传动及物流、汽车产业、旅游消费、建筑装饰、应急管理等领域。我们持续看好中国市场,未来会与政府相关部门紧密沟通合作,加快推进在上海以及其他城市的展会战略部署。”
从浦东展会蓬勃态势不难看出,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申城会展行业已经全面回暖。据上海市商务委介绍,截至目前,从上海主要展馆的档期预定情况来看,上海年内计划举办展会近300场,展览面积超1400万平方米。其中,10万平方米以上大型展会38个,展览面积超700万平方米,达到2019年的八成以上。
释放会展业对经济的带动力
2023国际会展业CEO上海峰会是经历3年重大挑战后,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会展机构和国际展览界第一次展开如此大范围的对话讨论。经历了疫情挑战,此次与会嘉宾们都带着强烈的共识——会展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一定会发挥重要的引擎作用。
在参会现场,一名从杭州赶来参会的民营会展公司代表告诉记者,今年2月以来,他的工作就一刻都没有停下来过。他所在的会展公司一年能举办数千场会议,而今年快速爆发的行业需求仍让他感到应接不暇。“据我的亲身感受,截至目前,会展行业的热度已完全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甚至正在创造新高度。”
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也认同会展业对于经济的带动力,他指出,会展经济虽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词汇,但是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总的来说,会展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经济模式,不仅是涉及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产业经济,还有着极强的城市经济发展特征,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联系非常紧密。
今年以来,浦东新区就围绕吸引品牌集聚、强化服务保障、提升便利化服务等方面,发布了支持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十项工作举措,推动会展业加快恢复,同时也带动了新区酒店、商业、餐饮等行业的发展,其中,嘉里大酒店在光伏展期间营业收入创酒店开业以来最高水平;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今年举办期间,因参展企业对酒店入住客房需求量较大,主办方工作人员在选择住宿酒店时,不得不从往年的距离展馆5公里延伸至10公里外,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以“进化论”审视行业
回顾过去三年,会展业经历了诸多挑战,最大问题是无法面对面交流。这几年虽然通过创新方式做了很多数字平台线上交流活动,数字化技术也使一些活动在很多方面更加高效,但面对面交流的需求仍旧强烈。UFI名誉主席在会上演讲中指出,现在会展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和发展格局,需要企业决策者、CEO以及客户团结一致、同舟共济,一起来应对还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目前的疫情后恢复期,更希望大家携手共同实现行业的快速复苏发展。
对此,英富曼会展亚洲副总裁兼中国董事总经理龚康康提出,当前展商、买家的活跃程度异常高涨,客户的需求非常多样性,带给很多展商新的生存空间,也有很多新的展会出现,显示出了会展业的新格局和勃勃生机。从战略布局来看,会展公司要重塑自身价值,打造一个擅长管理不确定和快速做决定的管理团队,结合各种优势资源快速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以更加多元化、更加开放的姿态,结合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为产品服务赋能,实现规模化和可持续发展。
“汉诺威其实非常注重深挖工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借助专业化的展会促进业界交流合作,从而加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菲佛对浦东会展业提出建议,要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促进会展与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更多的创新成果和商业价值。
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陈先进,用“进化”来形容会展业未来的创新和突破。他认为,会展进化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应从突破发展困局与瓶颈、适应发展环境与趋势的层面来实施。要思考产品、服务手段、服务地域、服务时空、竞争的多样性策略,朝着进一步扩张的方向发展。只要条件允许,产品单元、服务单元的颗粒度越小,多样性的分布就会越成功。
同时,在进化过程中要依照“和而不同”的哲学理论观点,出发点、落脚点,首先是“和”,坚持真诚合作,坚持与竞争对手、合作伙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头图为峰会现场,陈宁摄影